“平时带孙子累得腰背痛,这一刮,酸酸胀胀的,后背一下轻松多了”……”随着县中医院社区“双报到”活动中医药文化夜市的爆火,群众不断发出赞叹之声。近年来,麟游县紧紧围绕县委部署,持续深化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公职人员“双报到”活动,通过整合资源优势、联合优势、聚合力量,着力破解社区治理堵点痛点,切实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强筋壮骨,补足服务短板。聚焦社区党建“服务不细”“人手不足”等问题,按照“人口规模适度、服务管理方便、资源配置有效”的原则,科学划分城区网格107个,每个网格配备1名专职网格员,开发运营“麟游社会治理”微信公众号,同步建立便民服务群,打造线上线下“全天候”社区服务矩阵。统筹全县2069名在职党员和公职人员常态化到社区报到,“加码”社区服务力量,社区干部由“单枪匹马”变成“千军万马”。
精准定制,优化服务体验。紧盯群众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定期召开共驻共建联席会,联建单位根据社区需求清单制定服务清单,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闭环,确保“双报到”有效转化为“双服务”。县中医医院聚焦群众“白天上班忙,看病没时间”痛点,创新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将中医问诊、三伏贴、中医特色护理、中药养生茶饮等中医药服务融入居民夜生活;县市场监管局聚焦群众关心的食品药品安全等问题,持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电动自行车和儿童用品安全守护行动进社区、“手机变砝码”计量技防服务宣传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等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服务300余人(次)。
包抓常联,完善服务机制。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包抓联”机制,推动县级领导包网格、科级领导抓楼栋、在职党员干部帮联住户,实现社区居民干部包抓全覆盖。全面推行兼职委员制度,从行业系统单位党组织选派兼职委员95名,组织社区与共驻共建单位活动设施共享、服务队伍联建、文体活动联办,实现了基层治理从“单兵作战”到“整体协作”的转变。截至目前,全县在社区共开展活动200余次,征集群众意见建议77个,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6个,代办事项142个,实现了群众需求与干部帮联无缝衔接。
供稿:麟游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