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创新建立“阵地共建、活动共联、队伍共育”工作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文明实践服务群众、志愿服务弘扬新风的有效路径,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
阵地共建,强化资源整合,实现基层服务网格化。汉滨区统筹整合现有设施,打造“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社会治理”“产业基地+文明实践”等多功能综合体,实现区、镇、村(社区)三级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将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通过激活闲置资源、打通封闭资源、下沉优质资源、共享区域资源、联动社会资源、沟通网络资源“六种方式”,高效整合便民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村级办公场所等基础设施,建成覆盖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行业特点,重点构建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体育、科技科普、卫生健康、法律法规“六大平台”,着力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圈、三区文明实践带、城镇文明实践群”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网络。
活动共联,紧扣群众需求,推动文明实践常态化。“汉滨讲坛”凝聚民心,采取现场宣讲与网络直播相结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协同发力,显著提升活动传播力和影响力。“五个必到”顺应民意,坚持村民红白事、矛盾纠纷、家庭困难、合理需求、突发事件“必到”,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做好思想疏导和帮扶工作,让志愿者和工作者“有位更有为”。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创新推行“群众点单、中心(所、站)配单、志愿者接单、社会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实现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无缝对接”。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优化活动内容与环节,开展吸引力强、参与度高、满意度好的主题文明实践活动,实现区级有品牌、镇级有特色、村级有亮点。
队伍共育,优化力量配置,推进志愿服务组织化。加强顶层设计,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建志愿服务总队,由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总队长,统筹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拓宽招募渠道,在区、镇、村(社区)三级志愿服务队伍基础上,积极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慈善资源参与文明实践,打造文明实践综合体。实施分层分类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现场观摩交流等方式,提升志愿服务队伍专业能力;定期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展示交流,促进经验共享。完善激励机制,出台志愿服务嘉许和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制度,推行星级评定,依托“雷锋超市”“文明实践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等载体,实现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发志愿者和服务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供稿:汉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