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延安市宝塔区:乡风文明大赛助推基层移风易俗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8 08:59 作者:王婕妤

10月25日,陕北高原天高云淡。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村民鲁文云把自家院落收拾得干净整洁,盛开的月季花点缀其中。鲁文云沐浴着秋日的阳光,坐在院子里做手工活。在鲁文云的打理下,她家的院落去年经过四轮评比,在河庄坪镇乡风文明大赛中被评为“最美院落”。

近年来,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为丰富农村精神文化活动,提升群众参与文明实践的积极性,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宝塔区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工作,结合产业类别、人口分布和地域特点,根据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农忙时令等时间节点,确定“党建引领”“产业振兴”“乡风文明”“榜样模范”活动主题,在部分乡镇先行先试,逐步完善固化、拓展推广,形成了以“三比、三评、三竞、三赛”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实践乡风文明大赛。

“宝塔区乡风文明大赛坚持因地制宜,我们在城郊的河庄坪镇先行先试,通过全面调研,结合当地地域特点、产业类别等情况,将全镇划分为3个片区;明确活动形式和活动主题,每周开展户与户初赛,每月开展村与村复赛,每季度开展片区半决赛,年底开展全镇总决赛。目前,我们在河庄坪镇探索完善的基础上,印发了《河庄坪镇、桥沟街道向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经验做法的通知》,明确乡风文明大赛竞赛流程、参与范围和受众对象。”宝塔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马晓宏介绍,“我们的‘三比、三评、三竞、三赛’指比最美庭院、最美巷道、最美村组,评优秀文明实践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优秀志愿者,竞百姓名嘴、文艺人才、产业能手,赛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近两年,乡风文明大赛调动了群众积极性,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10月24日,赵家岸村村委会副主任高成新在微信群里倡议,组织秧歌队,过年要参与全镇的秧歌比赛。村民吴改兰、刘小丽、李燕等人很快响应。

“我平时一个人在家,家人都出去工作了。村上组建了秧歌队,我积极参与。平时下午吃过饭,我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和邻居们扭扭秧歌。逢年过节我们秧歌队给大家表演助兴,有比赛的时候我们就代表村上‘出战’。”今年65岁的李燕说,“现在村上组织的活动丰富多彩,比如,村上组织村民中秋节做月饼,端午节包粽子,重阳节慰问65周岁以上的老人。我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了。”

“赵家岸村近年来变化很大。产业方面,我们通过流转村上的老窑洞,引进外商,将村子打造成农文旅一体的旅游基地,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精神文明活动方面,我们通过乡风文明大赛,推选出一批好媳妇、好婆婆、文艺能人、产业能人。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村容村貌也越来越好。”高成新说。

9月30日,赵家岸村的乡村大舞台上,村歌村舞精彩纷呈、安塞腰鼓豪放激昂、乡村市集人声鼎沸……充满乡土气息与欢乐氛围的“河庄坪镇村晚”为游客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陕北文化盛宴。

河庄坪镇人大主席史文洁说:“近年来,通过乡风文明大赛,我们发现了许多有才华的人。今年春节期间,我们打造了河庄坪镇村晚这样的‘村字号’活动,将陕北民俗与现代气息融合,为群众提供展示才艺的平台。这里有群众自主参与创作的文艺节目,也有借助专业文艺力量编排的节目。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好村晚舞台,鼓励更多群众参与进来。”

这样的乡风正在宝塔区蔓延开来。冯庄乡举办村民趣味运动会、桥沟街道向阳社区组建15支老年文艺队伍……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宝塔区通过乡风文明大赛,探索出了一条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润物无声推进移风易俗的路径。


责任编辑:高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