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市县亮点 / 正文

旬邑培育多元农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来源:咸阳日报 发布时间:2025-10-29 08:20 作者:李晶晶

以产增势 兴村富民

——旬邑培育多元农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石”

铲车正来回翻动仓库内的湿玉米,确保玉米堆通风良好。

村民正在采摘苹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近年来,旬邑县立足资源禀赋,跳出“单一”的传统模式,聚力打造苹果、大棚蔬菜等特色富民产业,以产业振兴激活乡村发展强劲动能,一批“土味”变“风味”的特色产业,让农民在“特色”里找对“财路”。

苹果产业铺就致富路

金秋十月,硕果盈枝。旬邑县苹果迎来丰收,果园里处处弥漫着香甜气息。走进清塬镇苹果种植基地,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群众忙着将苹果采摘、分拣、包装成箱,一派繁忙景象。

在班村的一处苹果园里,种植户辛小安正穿梭在果树间,把一个个苹果从果树上摘下来,一篮篮、一筐筐运送到果园地头,本村及周边的村民一一进行分拣,为苹果套袋,并仔细地装入箱中。

“我以前种的老品种,一亩地最多收入四五千元。”辛小安说。后来,他精心挑选了多个品种,经过多年尝试,发现瑞雪苹果口感好、结果大,比其他品种更适合本地土质,于是锁定品种,开启了自己的种植之旅。

刚开始,种植之路并不顺利。在镇政府、村党支部大力支持下,他学习果树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逐渐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如今苹果树已大量挂果。

今年终于迎来了丰收,许多客人慕名而来,成熟的果子供不应求。“在我们科学种植和管护下,种植的苹果个头饱满、口感酸甜多汁、香气四溢,品质和口味比较一致,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认可。”辛小安说。

特色苹果种植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随着苹果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增加了就业岗位,更为乡亲们提供了真实的致富样本。此外,还可借助苹果园的自然风光,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示范带动、技术服务……旬邑县立足苹果优生区优势,按照“保规模、强示范、提品质、增效益”思路,大力发展以苹果种植为主的第一产业。目前,全县建成百亩以上集中连片优质苹果示范基地6个、“万元果”示范园148个,培育果业龙头企业3家;电子商务、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持续“上新”,苹果产业产值1.5亿元。

烘干中心筑牢粮食安全

“这是村上新修建的粮食烘干塔,今年我种的粮食就是在这集中烘干的。”提起这座烘干塔,种粮大户杨忠清打开了话匣子,“以往秋收时最害怕阴雨天气,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轻松烘干小麦!”

杨忠清提到的粮食烘干塔,位于旬邑县清塬镇赵家村。2024年,该村争取投资335万元,将村集体闲置场地改造为粮食烘干中心,为全镇及周边县区村民提供服务。

走进烘干仓储中心,10米高的烘干塔轰鸣运转,刚从田间运来的湿玉米通过传输带源源不断送入塔内。粮食烘干中心负责人赵平安正在组织人员进行烘干作业。

“目前大部分订单来自种粮大户,我们提供湿粮收购、粮食烘干两种服务。”赵平安介绍,烘干机可实现自动监测水分、智能控温控湿,烘干质量有保障。秋收高峰期,中心安排专人轮班,每3到4小时添一次热源,确保机器24小时连轴转。

“除种粮大户外,不少散户也主动找上门,和我们建立稳定合作。”赵平安说,中心配有1台烘干机,每台日烘干能力200吨,今年已烘干粮食1000吨。

“很多农户收割前就预约烘干服务,粮食从田间到烘干中心实现了‘脚不沾地’的无缝衔接。”赵平安介绍,“烘干中心项目落地并配备辅助设备后,有效提升了粮食生产综合效率。”

近年来,旬邑县大力推进粮食烘干体系建设,积极补齐粮食产后服务短板。目前,全县10家粮食烘干企业保持满负荷运转,日烘干能力1050吨,技术人员深入各作业片区开展“上门问诊”,累计为800余台农机提供检修调试服务。据统计,全县已累计投入各类农业机械380余台,完成玉米机收12.6万亩,同步播种小麦5.4万亩、油菜1.1万亩。当前,各项秋收秋播工作正在紧张有序推进中。

大棚种植孕育新希望

当前,正值贝贝南瓜种植管理的关键时节。在清塬镇陈家村的蔬菜大棚基地,工人正抢抓农时,开展大棚清理、土地整理等田间管理工作。

“我们种植的南瓜品种是进口的,口感更佳。咱们这儿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南瓜生长,每年9月就能采收了。”清塬镇蔬菜大棚基地负责人吕亚亚说。通过科学管理,单株可结瓜3个—6个,预计亩产2000公斤。

2021年,吕亚亚带着对家乡的情怀返乡创业,瞄准的就是贝贝南瓜这一特色农产品。“通过考察,我发现旬邑的农业发展具备良好基础,但传统种植模式存在局限性,所以我最终决定发展特色农作物。”吕亚亚说。

“贝贝南瓜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叶酸及钾、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口感绵密香浓,在北京等高端市场需求旺盛。我们采取订单农业模式,产品直供北京市场,有效保障了销路。”吕亚亚说,2023年试种的首批南瓜亩产1500多公斤,因品质优异,获得市场认可。同时,旬邑县科技局还专门邀请专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助力贝贝南瓜实现高质量批量生产。

产业发展的同时,该基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目前,基地已吸纳周边20多名村民就业,其中包含脱贫户群体。“村民在务工过程中同步学习种植技术,为后续自主种植打下基础。”吕亚亚表示,“我们会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并保价回收产品,让村民种得安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清塬镇贝贝南瓜种植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丰富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也为群众开辟了一条新的增收途径。清塬镇将继续扩大贝贝南瓜种植规模,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让贝贝南瓜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高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