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是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村上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苹果。因为要照顾家庭,我就在家附近‘一村一园’果园务工,挣钱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种植管理技术,感觉还不错。既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又可通过‘土地租金+务工薪金’的双重收益来补贴家用。”彬州市北极镇车村“一村一园”果园务工的孙大姐满脸笑容地说。
“苹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疏花、疏果、套袋、管护、脱袋、采收等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我们苹果种植基地经常需要雇20多名群众,每人每天可以挣100多元钱,每人每年可增收8000多元,让群众在家门口打工实现了就业、务农、顾家‘三不误’。采收前,我们及时除袋,铺反光膜,备好有内衬的采果袋和果筐;采收时,我们剪指甲、戴手套,轻摘、剪把、轻放。严格遵循‘一托二扭三抬’手法,先采收着色好的,再采收内膛和上部;采收后,我们在田间地头搭建通风干燥的临时储存点,并用塑料膜垫高,隔离地面潮气。同时,按果实大小、色泽、形状及有无病虫害等进行精细分级。我们通过科学采收指导、强化采后管理、优化田间措施,种好果、卖好价、富果农。”彬州市北极镇车村包村干部史健笑着说道。
“今年苹果收成好,客商很喜欢,价位也不错。它赶上了中秋、国庆这个档口,田间地头已被客商收购了,苹果销售呈现出优果优价、好果畅销的态势。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30万多元收入,群众务工收入也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后劲更足了……。今年我村将苹果产业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和联农带农经济的首位产业来抓, 按照集体建园、流转土地、搭载项目等途径,发展“一村一园”集体果园,又新栽了50亩红思尼克苹果树,让群众实现土地收益、集体分红、务工就业等多项收入。”彬州市北极镇车村党支部书记刘拴良信心满满地享受着“甜蜜经济”带来的喜悦。
这一切得益于该镇把果业特色产业发展放在首位,强化苹果产业主导地位。将集体“一村一园”果园管护视为书记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把思想统一到苹果产业发展上,把心思集中到苹果产业发展上,把力量聚集到苹果产业发展上。采取规划引领、行政推动、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效益带动等方式,以生态高效发展为引领,着力推动苹果产业规模化、果农职业化、品种新优化、管理科技化、质量竞争化、销售网络化、种植保险化发展。以科技提单产,以服务促增收,以培训添动力。推广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模式应用、新机制创新“四新模式”,让果农熟悉果业政策、掌握生产技术、了解产销趋势。示范带动苹果产业加速转型,提升苹果单产水平、优果率和亩均效益,助力果园增产、果品提质、果业增效、果农增收,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香美”目标。目前,苹果产业历经零星栽植、探索起步、政府引导、示范推广、规模扩张、产业经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四个阶段,已发展成为全镇从业人员最多、覆盖面最广、带动效益最好的壮大村集体经济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形成了早、中、晚熟相互补充的产业格局,果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苹果栽植过程中。彬州市北极镇按照“栽大苗、早挂果、建一亩、成一亩”思路,采用“新砧木、新品种、新模式”的“三新”模式栽植建园。推广综合性表现良好的砧木和市场口碑好、消费者青睐的“蜜脆”“秦脆”“玉华早富”“烟富8号”“烟富10号”等苹果最新优良品种。从砧木选择、深耕整地、施肥改土、拉线定株、浸根定干、挖坑栽植、覆膜浇水等各方面,技术人员全程“手把手”教学、“面对面”指导。统一规划放线、统一整地施肥、统一调运苗木、统一规范栽植、统一田间管护。推动苹果产业向不同色系、不同口感、不同成熟期差异化发展,降低同质化、低效益竞争,努力实现“一年栽树、两年挂果、三年收益”的目标。
在果园管理过程中,彬州市北极镇突出新园建设和老园改造“两个抓手”,聚力优化前端、培育中端、提升后端“三个任务”,全力实施结构调优、面积稳定、提质增效、人才培养、果园精管、肥力提升、防灾减灾、产业融合、品牌建设、市场开拓“十大工程”。推广株间补新、挖老建新、高接换优、老园改造、霜冻防御等措施,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逐步实现稳定果园面积、更换新优品种、增加果农收入的目标。在老园改造过程中,全面落实果园管理“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项关键技术,通过实施适度间伐、修剪疏枝、提干控冠、改良土壤、绿色防控、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对通风透光条件差的老果园进行改造;对经济效益差、品种老化的果园,淘汰低效果树、引入新品种和现代化管理模式,采取“多头高接”、“蹲接换种”或“蹲接二供一”的方法进行高接换优,逐步调整果品结构,重塑果业竞争力,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提质增效;对整体老化、园貌较差、缺株断行严重的果园,选用三年生新优品种大苗,采取株间补新的方式改造提升,不断提升苹果产业发展质效。同时,每个村按照分工确定一名村干部专门负责“一村一园”果园管护工作,确保每个产业有人管、每个干部有产业管。并发挥北极果园(农机)托管中心“彬州梨果师”咸阳市级劳务品牌在产业带动、就业增收、乡村振兴等方面的优势,从品牌培育、技术投入、产训融合、就业服务、宣传推广、发展规划等方面做精、做实、做亮、做强“彬州梨果师”劳务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品牌的认可度、知名度、美誉度,推动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带动周边村千余名群众发展梨果产业,成为果业生产“土专家”、“田秀才”。从冬季修剪、春季疏花,到夏季套袋、秋季采收,每一个环节均有专业“梨果师”技术人员驻点指导,确保果品品质优、产量高、效益好。科学管理产出的果品,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实现了产业振兴、产品上行、农产增销、农户增收。
在果品销售过程中,彬州市北极镇高度重视,积极行动,将推进玉米销售、果品销售和促进群众增收作为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成效的重要契机,多次召开村集体经济发展分析研判工作会,加强对雨情、墒情、农情的动态监测与实时会商研判。分析研判气候趋势,详细了解玉米、梨果销售价格、销售渠道等情况,科学分析研判玉米、苹果销售市场行情,第一时间安排研究对策,及时制定了有效可行的工作措施。抓好信息服务,对各村的村集体玉米销售、果品营销进度等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并及时向群众发布销售信息。引导群众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障,主动适应市场,分批采收、分级分价、优质优价、适时适价、顺价稳价、及早变现,销售果品,助力群众增产增收。用好网络平台,积极动员群众与电商平台对接沟通,创新抖音、微信等营销模式,大力拓展线上销售渠道。优化营商环境,对来自北极的客商全力提供信息对接、销售联系等暖心服务,全力协调解决果品收贮、运输等方面的矛盾纠纷和实际困难。
彬州梨是北极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另一特色果业产业。由于各方面原因,彬州梨一度面积减少,效益降低,逐渐成为当地果农不愿种植的果品。为进一步振兴彬州梨产业,彬州市北极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果业转型升级,依托优渥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按照“建基地、扩规模、树品牌、促销售”的发展思路,把振兴彬州梨当作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产业来抓。举全镇之力,把引进新优梨品种,建设高标准梨园当作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雅店村泾河川道建成500亩彬州梨示范基地,种植红香酥、新梨7号、玉露香等优良品种,使彬州梨这一老品牌重新焕发生机。目前,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昔日贫瘠的河滩荒地已华丽转身,成为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聚宝盆”。梨园盛果期,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每亩可以收入6000元左右,纯收入村集体占6成,企业占4成,联农带农带动旺安村、后玉村、雅店村、六甲村4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断壮大,吸引周边群众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园区务工等方式就近就业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苹果、彬州梨等产业仅是北极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彬州市北极镇海拔高、土层厚、光照足、温差大、雨量适中,土壤肥沃,独特的土壤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条件,是发展果业生产的理想之地,是苹果生产的最佳适宜区、咸阳“马栏红”苹果核心产区和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咸阳马栏红”苹果绿色生态、色泽艳丽、脆甜多汁、风味浓郁、品质上乘等特点,订单式远销国内外。近年来,彬州市北极镇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始终坚持“强果、稳粮、促药、扩烟、补链”多管齐下,到户产业和集体产业“两端发力”,通过支部联建、联村共建、土地联种、产业联促、企业联营、项目联投等多渠道和“村党支部+村经济联合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苹果、樱桃、蟠桃、柿子、蜂糖李、彬州梨等特色果业产业,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助振兴,有效激活乡村活力,带领群众增收致富,以实现“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目前,全镇15个村共建有“一村一园”集体果园1865.45亩。并配套建设了果园搁架系统、水肥一体化、果园防雹网、果园护栏等设施,购置果园微耕机、施肥机、弥雾机、割草机等机械。同时,该镇积极培育适应现代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果园托管服务中心,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有偿服务”方式,有效整合各村机械100余台,建成北极果园(农机)托管中心,为农户提供果园托管、果农培训、果品代销、果园管理、农资统购、农机作业、统防统治、冷藏存储等社会化服务,使其“组织在群众身边、服务在田间地头”。该托管中心多次承担果园技术管理培训等业务,在“技能培训+就业创业+示范引领+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入选陕西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