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陇县,村里来了职业经理人——
盘活资源 村落出圈
秋高气爽,陕西省陇县八渡镇杨家庄村游人如织,特色民宿一房难求,百亩花海迎来一批批打卡的游客。“我们不仅要让资源活起来,更要让村子‘火’起来。”2023年,从企业管理者转型为“乡村CEO”的雷鹏,带领杨家庄村盘资产、融文旅、创IP。短短一年时间,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100万元,群众分红同比增长18%。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陇县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针对村集体经济普遍面临的资源整合能力弱、市场对接不足、运营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陇县探索出台《村集体经济组织聘用职业经理人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三项机制”,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懂经营、会管理、有资源的专业人才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职业经理人,全面负责产业开发、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推动集体经济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雷鹏到任后,提出“一二三产联动,多元发展共赢”的运营思路,通过清产核资、整合资源,盘活经营性资产,占比提升至59.6%;打造农旅融合项目,开发水上娱乐、民宿体验、非遗研学等旅游产品,推出“八渡十二味”美食IP和非遗搅团等特色菜品以及“一日游”线路,成功对接西安旅游专列。今年以来,已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0多万元。
职业经理人的到来,不仅带来经营收益,还带动群众增加就业机会,获得项目分红。62岁的杨家庄村村民张林生将3亩地入股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务工,去年租金、务工和分红三项收入达2万余元,远超以往自耕收入。“现在咱农民也成‘股东’了!”张林生笑着展示手机上的到账短信。
职业经理人不但要引进来,更要管得好、用得活。陇县建立“村党支部掌舵、村委会护航、职业经理人运营”的管理模式,同时实施“基本薪酬+绩效奖励”的薪酬体系,将收益与经营绩效紧密挂钩,推动职业经理人长效履职、科学运营。
这一模式正在陇县结出硕果,全县已有23名职业经理人在岗履职,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河北镇庙坡村职业经理人牵头成立餐饮公司,专业运营荞麦服务队和直营店,带动村集体增收6万元;固关镇北大山村通过“公司+集体入股+群众参与”模式发展药材种植,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翻番。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职业经理人制度深化拓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陇县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