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第四届咸阳市“人才兴咸”大会在咸阳市举行。本次大会吸引多家全国及省级学会,省内外32所高校、22所科研院所及13家金融机构参与。
会上以视频形式发布了专家在咸阳开展专题调研形成的决策咨询成果,发布了省科协支持发起成立科技社团的重点领域与方向;咸阳市现场发布了最新人才政策及人才服务平台信息,并公布了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技术需求;在签约环节,省科协与多个国家级学会、多个国家级学会与咸阳市相关县区分别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据了解,在“人才兴咸”大会上,咸阳市科技局共签约项目18个、总投资22.15亿元,涵盖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和高端人才团队三大类别。
“此次大会对咸阳科技成果转化的拉动作用显著,健全了人才体系,有效补足了咸阳在高层次人才特别是院士等顶尖人才方面的短板;深化了产才融合,实现了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加速了成果转化,畅通了创新资源落地渠道。”咸阳市科技局副局长郝杰表示。
又讯 (记者 孙亚婷)作为第四届陕西省科协年会重点活动,10月15日,2025陕西青年科学家大会在陕西中医药大学举办。大会主题为“科技引领未来 青年勇担使命”。
大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管晓宏,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周正奎,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朱继宏,陕西中医药大学教授李京涛分别作题为《艺术与科学的人生选择和选择人生》《如何凝练科学问题,讲好科研故事》《我是怎样设计飞机火箭和其他飞行器的》《无奋斗不青春——中医药防治肝病“炎—癌”转变交叉创新探索》的报告。这些报告从学科交叉创新、核心技术突破、科研精神传承等维度,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提供了科技报国实践路径,激励其在未来的科研与人生道路上深耕专业、攻克难题。
会前,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先后走进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陕西中医药博物馆、吴运铎纪念馆、装备科技成果馆调研参观学习。
省科协常务副主席李肇娥表示,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生力军,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做科技报国的践行者,做前沿探索的开拓者,做成果转化的先行者,做良好学风的弘扬者,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中,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