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服务 / 正文

​扶风:主动作为 先行先试 确立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19-08-02 17:03 作者:扶风县委组织部 吴沛东 张琼

近年来,扶风县按照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要求,出台一系列人才新政,不断完善人才引进、流动、培养、使用和激励保障等机制,打破基层人才发展瓶颈,引导更多优秀人才来扶风贡献才智、建功立业。

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人才集聚大格局。制定《扶风县紧缺性高层次人才引进“百人计划”实施意见》,出台“扶风人才新政18条”,特别是针对医疗卫生类人才匮乏的问题,出台“扶风县医疗卫生类人才新政8条”。3年来,共引进紧缺性硕士及以上高层次人才54名。制定《扶风县高层次人才分类目录》,围绕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新提升,重点突出发展生物医药、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纺织服装、高端装备制造、家居包装、环保建材七大产业集群,出台《扶风县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支持帮助企业构建人才高地,开展技术创新。制定《扶风县柔性引才实施办法》,以产业和项目为纽带,持续深化“周末专家”“候鸟人才”等柔性引才方式。截至目前,全县共柔性引进专家教授67名,开展交流活动300余人次。“一意见两办法”出台,实现扶风引才由“体制内”向“体制外”转变,由“刚性”向“柔性”转变,由“单纯引才”向“引产业、引资金、引项目”转变。

二、创新活动载体,搭建人才事业发展大舞台。开展“弘扬爱国主义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组织全县广大人才赴延安、梁家河、照金、马栏等党性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70余场次,培训1500余人。开展“弘扬主旋律、争当排头兵、建功新时代”征文活动,共收到全县各领域征文161篇。联合县电视台开设“周原英才”专栏,拍摄全县各行各业、各条战线优秀人才代表先进事迹专题片10部。开展人才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结合人才助推脱贫攻坚行动,定期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相关业务单位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示范基地开展现场教学。2018年以来,建立法门食用菌、绛帐新红锋、杏林元宝枫、天度山楂园等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10个,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82个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120场次,培训贫困群众6000人次。开展高端人才扶风行活动。开展“扶商回家”“专家人才扶风行”“北大清华博士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邀请北大、哈工大、吉林大学、海军总医院19名专家教授,围绕医疗卫生事业现状和前景,为扶风把脉会诊、建言献策。今年2月,召开扶风发展大会暨第三届“扶商回家”恳谈会,130余名扶风籍在外客商回乡共谋发展,超70亿项目签约。开展“一把手”进高校活动。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带头走进高校、带头拜访专家教授、带头洽谈项目合作。6月27日,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周宇松带队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开展“一把手”进高校活动,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就人才培养、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周原国家遗址公园规划等方面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今年来,先后与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等6所高校签订校地合作框架协议,在人才交流、实践实习、成果转换等方面开展密切交流合作。开展优秀人才挂职锻炼活动。积极选派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年轻干部“走出去”挂职锻炼和学习培训。今年来,先后选派8名优秀年轻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分别赴江苏省邳州市、重庆市铜梁区挂职锻炼,选派5名优秀高层次人才到镇街、工业园区挂任专职副书记、副主任。

三、做实服务保障,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大活力。政治思想上主动引导。严格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县委常委与县内专家人才一对一结对子、交朋友、谋发展,定期进行走访慰问、座谈交流,广泛听取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解决人才工作生活中困难问题。注重在高层次人才、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积极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2017年来,在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中发展党员5人,目前,高层次人才党员率达到75%。激励评价上撑腰鼓劲。深入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积极推选专家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邀请列席重要会议、参与重大决策、开展县情研修。开展第四批县管拔尖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评选活动,落实各类人才政策待遇,最大限度激发全县各领域人才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创造活力。工作生活上关心照顾。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开通“周原英才”服务热线,畅通高层次人才服务“绿色通道”,用心用情做好人才配偶安置、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服务保障工作。先后对4名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进行安置,解决高层次人才夫妻两地分居问题。每月举办人才主题活动,召开人才交流座谈会,听取近期工作情况汇报,以求贤的诚意、真诚的关怀、优质的服务,广泛吸引凝聚各方面人才。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