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陇县准确把握乡村发展实际,积极搭建人才作用发挥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源等要素向乡村聚集,不断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以全局观规划,精细分类、整县推进。坚持全县“一盘棋”谋划,着力把人才资源“关键变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增量”。高位推动抓引领。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县委书记任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建立定期调度、督查考核等制度,着力推动人才工作攀高向强。摸清底数建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用,由组织、人社、农业、招商、科协等部门牵头负责,开展“拉网式”摸排,分类组建1316名“人才智库”,切实将“五类人才”摸出来、用起来。双向联动聚合力。建立“需求+特长”清单,将乡村建设、产业发展需求和人才专业特长精准匹配,通过组团服务、定点指导、驻村帮带等形式,切实推动人才与乡村“双向奔赴”,凝聚各类人才齐上阵、汇智赋能促振兴的强大合力。
以新路径破题,搭建载体、精准推进。注重人才作用发挥,以“五大行动”聚合力、强动能、提质效。专家人才“揭榜攻坚”破难题。依托秦创原(陇县)平台,加大与西农大、中国农科院、兰州兽研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大力开展“揭榜”“赛马”等活动,7个专家人才团队“揭榜”攻克基因育种、疫苗研发等关键技术17项,着力培育乡村发展新质生产力。返乡人才“创业反哺”添活力。实施“双招双引”“安心回家”引才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集办公会展、设计生产、住宿生活于一体的返乡人员创业基地,建成“1+13”社区工厂,实行入驻企业房租、税收等减免政策,助力返乡人员干事创业。乡土人才“技术指导”帮增收。成立全市首个奶山羊、苹果产业链党委,把经营主体、技术人才嵌入产业链条,实现技术互通、资源共享。组建“山羊卫士”“苹果管家”“香菇保姆”3支产业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帮助群众解难题、促增收。304名乡土人才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开展技术服务450场次。专技人才“培训提能”强队伍。紧盯产业发展需求,定期为基层招录补充农业、畜产等专业技术人员,构建“县服务团+镇服务队+村服务员”的技术服务架构和人才支撑体系。64名专技人才包联104个村,定期开展奶山羊饲养“一场一策”、苹果核桃管培等技术指导,帮带培养养殖能手360余人,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余人。党政人才“驻村帮扶”促振兴。按照“选优派强”要求,组建82支工作队下沉104个村开展驻村帮扶,建立选派单位承诺事项、帮扶联系人责任、驻村工作队领办实事“三个清单”,落实学理论、强组织、兴产业、共治理、优服务等“八项任务”,带动培育收益100万元以上的“示范村”4个,5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16个。
以硬举措保障,健全机制、长效推进。紧贴人才发展需求,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聚才高地。强化政策保障。制定出台《陇县县管优秀人才关怀激励办法》等6个文件,设立1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量身定制人才就医、子女入学等7项服务,吸引各类人才扎根陇县、服务乡村。强化政治保障。畅通优秀人才成长渠道,将优秀人才发展成党员、推荐为市县“两代表一委员”,定期组织开展评选表彰活动,切实增强归属感和获得感。强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联系包抓制度,部门和镇村干部包联1名或多名人才,坚持每月联系一次、每季度走访一次、重要节日看望一次“三个一”机制,确保各类人才创业安心、工作顺心、生活舒心。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