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丹凤县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通过精准引进人才、培育本土人才、用好人才资源、优化留才环境等一系列举措,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奏响了一曲“人才兴则事业兴”的奋进之歌。
精准引才,为产业注入“源头活水”
紧扣“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人才链”带动“产业链”,是丹凤县引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大力引进行业急需人才,为产业发展插上智力的翅膀。
全县创新实施县级领导带头引、专班招商引、产业园区率先引、行业主管部门精准引等方式,针对“四大产业集群”和十大产业链,主动对接高校资源,围绕葡萄酒、中药材、智能制造等产业发展,柔性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教授、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斌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文博教授等专家人才56人。同时,深化政企合作、校企合作,先后促成丹凤酒厂、新雨丹药业等企业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师大、云南大学、陕西动物研究所等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15项,与西安市碑林区联合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项。
乡情感召引才同样成效显著。丹凤县充分发挥驻外创业党支部、农民工党员服务站等桥梁纽带作用,通过举办返乡创业推介会、“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座谈会等,促成22个创新项目落地建设,吸引156名党员人才加入村级后备干部培育队伍,为乡村振兴发展储备了人才队伍。
靶向育才,让本土人才“破土而出”
本土人才是县域发展的“原生力量”。丹凤县坚持围绕“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多举措开展各类人才培训,不断提升人才“密度”和质量,夯实人才发展根基。
全县建立组织部门“牵线搭桥”、行业部门“协同配合”的“1+N”育才机制,分级分类强化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才培训教育。围绕“菌药果畜酒”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邀请省内外有关专家教授在基层一线进行指导教学,累计开展食用菌、葡萄酒等产业实用技术培训32场次,培训致富带头人、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技术人员、产业大户等2700余人次,组织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训31期1134人次,培育高素质农民600余人。
此外,依托西商融合、雨丹协作平台,丹凤县积极推荐人才赴外“取经”,选派医疗、教育等领域81名专业技术人才在西安、南京交流学习,在南京举办骨干教师培训3期,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理念经验,让本土人才在学习与实践中快速成长。
高效用才,使各类人才“尽展其能”
全县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人才的专业优势与特长,鼓励人才在各自岗位上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为广大人才搭建起干事创业的舞台。
借助各类专家资源优势,在棣花镇建成人才服务中心,辐射带动葡萄酒、双孢菇等链主企业建立5个专家工作站,联合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成国家级科技小院7个、招才引智联络站3个,扎实开展“专家丹凤行”系列活动,帮带培育科技型技术企业10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解决技术难题30余项,促成12项创新成果就地转化,帮带丹凤葡萄酒有限公司成功跻身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陕西天宇润泽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薄壳山核桃研究创新创业团队入选三秦英才全省一流团队。
本土人才优势作用发挥也至关重要,针对基层技术薄弱、人才短缺问题,全县统筹农业、教育、卫生、水利、畜牧、宣传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组成10支优秀人才服务团,常态化赴基层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人才培育、惠民利民等活动270场次,有效辐射带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
依托“组团式”帮扶发展契机,在医疗、教育、科技特派团专家支持下,帮带丹凤县医院新建介入中心等10个关键科室、引进新技术69项,丹凤中学、县职教中心累计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名师17名,联合开发校本课程56个,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来县开展产业“把脉问诊”,推广新技术35项,带动农产品出口3000吨,全县医疗水平、教育质量和农业产业发展得到了有效提升。
真情留才,让人才栖居“暖心港湾”
良好的环境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丹凤县牢固树立“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理念,构建“政策保障+服务优化+精神激励”三位一体人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吸引力。
县委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通过每季度走访、每半年座谈、每年慰问,听取人才意见建议,帮助解决人才困难问题,严格落实人才带薪休假、健康体检、春节慰问、子女入学等制度,先后组织开展座谈交流、县情观摩活动9次,举办人才专题研修班3期、培训150人次,激励引导优秀人才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深入挖掘各行业优秀人才典型,讲好人才故事,评选表彰全县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10人、优秀医务工作者20名、丹凤名师30名、项目建设标兵8名、优秀人才服务团队2个,在丹凤党建推出“人才走基层专栏”11期。每三年评选四类人才长期支持项目,对入选者补助3万元-10万元。每两年评选五类人才短期支持项目,对入选者补助2万元,营造了真心真情关爱人才、用心用情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如今,丹凤县已构建起“引才聚智有力度、育才赋能有精度、用才干事有准度、留才暖心有温度”的人才工作新格局,未来,全县将持续完善全周期人才服务体系,吸引越来越多人才汇聚,共同谱写县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