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旬邑县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为引才导向,通过精准、灵活、高效的引才引智举措,让四方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以柔性集聚的智慧力量,为当地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注入动能。
借智外部专家,明晰发展方向。旬邑县主动向高校、科研院所借智,将“外部智囊”请进来,为产业发展提供宏观指导与决策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锋旺教授等受聘成为专家顾问,为县域发展出谋划策;国家苹果产业体系咸阳综合试验站岗位专家平台的人才顾问也加入其中,通过“线上连线”“线下见面”的方式,常态化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指导。这些“外脑”的赋能,让旬邑县的产业发展既有科学谋划的“蓝图”,更有稳步推进的“底气”。
汇聚流动人才,强化智力支撑。旬邑县创新采用兼职、长期派驻等模式,吸引“候鸟式”“周末式”人才,让各类人才按需而来、为需所用,把智慧与技能留在旬邑。聚焦群众健康需求,旬邑县与西京医院、交大二附院、咸阳市中心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共建医联体,卫生技术专家、骨干定期来旬坐诊、讲学,手把手带教本地医护人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围绕农产业提质增效,科技特派团专家在农产关键时节准时“报到”,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同时发掘培养本土“土专家”,让先进农技在旬邑落地生根。此外,借助名医名师工作室、专家“试验田”等载体,“组团式”援旬单位的后方专家团队也通过柔性引进方式,开展现场指导与培训,“传帮带”的效应持续放大。
深化校地合作,促进产研融合。旬邑县深化与高校院所的“联姻”,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产业突破瓶颈、提质增效提供硬核支撑。针对苹果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技术不合理等产业发展难题,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构建长期合作机制。通过“技术攻关+科技服务”双轮驱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益,让科技创新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引擎”。
柔性引才引智,让旬邑县打破了地域与体制的界限,汇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如今的旬邑县,正以人才集聚的“软实力”,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在县域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前行。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