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汉滨区紧扣选贤任能核心,以精准选人、多面育人、大胆用人为抓手,建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全面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素质,为乡村全面振兴筑牢人才根基。
注入源头活水、精准选人。立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突出“双好双强”标准,坚持高标准择优选人,重点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择优选育。运用个人自荐、民主推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对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干部、在家能人志士和在外人才基本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深入挖掘,合理储备。同时,把好队伍入口关,加大初步人选资格审查力度,坚决将资格不符的人员堵在门外,目前,全区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754名,35岁及以下452人,党员533人。
突出固本培元、多面育人。针对后备力量年龄有优势、学历较高但基层经验不足的特点,汉滨区依托区委党校、产业基地,围绕党建实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内容,举办后备力量专题培训班,为后备力量补足精神之钙。此外,以镇(街道)为单位,逐人制订培养帮带计划,建立“1+3”帮带培养责任体系,明确1名后备力量与1名联村领导、1名包村站所负责人、1名第一书记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结对帮带,通过教育培训、参与中心工作等实践锻炼,不断提升储备人选的综合素质。
聚焦选贤任能、大胆用人。各镇(街道)党(工)委严格落实《加强以“一肩挑”为重点的村干部管理监督的若干措施》《汉滨区村干部动态调整办法(试行)》,构建风清气正、纪律严明的村干部队伍,对日常表现突出、服务群众热忱的后备力量,常态化开展谈心谈话、深入掌握思想动态,在村“两委”班子成员职位出现空缺时,鼓励其进入村“两委”班子任职,不断调整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截至目前,全区共有68名优秀村级后备力量进入村“两委”班子任职。
供稿:汉滨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