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才之窗 / 人才服务 / 正文

宝鸡市金台区:聚力打造人才全链条 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9-19 16:15 作者:刘佳

近年来,金台区以构建“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为核心,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多措并举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强化顶层设计,完善“一盘棋”人才工作新格局。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人才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召开推进会研究部署具体工作,确保人才工作方向清、任务明。二是压实部门责任。推动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人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合力,建成了上下联动、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三是凝聚社会力量。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群团组织、民主党派、工商联及中介机构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联系、团结、服务各界人才,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浓厚氛围。

聚焦需求导向,开辟“多渠道”人才引进新路径。一是精准对接,打造“政企协同”引才共同体。建立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牵头,蟠龙高新区、区发改局、区招商局、区工信局、区财政局等部门协同参与的人才引进联动机制,围绕重点产业链,制定并动态更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5年,为企业引进各类人才106人,引进博士6人、硕士56人,定期开展企业“院校行”活动,组织石油钻采产业链4家重点企业走进西安石油大学对接技术难题,在共建实验室、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多项合作协议。二是多元渠道,构建“刚柔并济”引才新体系。刚性引进方面,充分发挥公务员事业单位、选调生招录主渠道的作用,全年录用公务员55人、事业编制人员141人、选调生6人。柔性引才方面,创新采用“项目引才”“飞才引智”等模式,支持区内重点企业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咨询等方式,柔性引进各类人才35人,与宝鸡文理学院、宝鸡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是创新机制,探索“特派专员”引智新模式。立足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需要,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院所和市级技术部门,精准选派农业科技特派员14人、工业科技特派员5人,派驻至农业园区和重点企业,“一对一”开展技术指导、成果转化和攻关服务,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最强大脑”。

突出产教融合,构建“多层次”人才培育新体系。一是提升干部专业素养。围绕队伍建设需要,采用“集中轮训+讲座辅导+实践锻炼+网络培训”的多元模式,选派50余名干部赴外参加培训,开拓视野,提升履职能力。二是强化科技支撑。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为核心载体,推动石油钻采、钛及新材料等领域技术攻关,培育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创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组织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5项,助力企业突破技术瓶颈,激发创新活力。三是服务乡村振兴。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合作社和示范基地,全年开展技术培训班10期、巡回指导12场次,发放资料1200余份,成功培育200余名“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农业产业带头人。

筑巢引凤,优化“全域联动”引才新生态。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三分”的原则,建立“引进—落户—安居—发展”一站式服务链条,严格落实区委常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利用重大节日走访慰问拔尖人才,听取人才意见建议。定期举办“助企纾困”座谈日活动,一线解决人才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全面推行“宝鸡优才卡”制度,截至目前,办理优才卡440人,为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安居保障等专属服务,切实解决了人才的后顾之忧,在全区范围内积极营造爱才尊才、聚才用才的优良环境。

供稿:金台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