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核心在产业。近年来,旬邑县锚定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人才”为突破口,以“产业”为落脚点,通过建强服务平台、创新培育模式、优化发展生态三大举措,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平台筑基:让科研力量“沉”到田间。围绕农业生产实际需求,旬邑县持续升级乡村振兴人才科创中心,深化与马锋旺教授团队合作,扩大专家、研究生等驻点规模,让科研人员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面对面为农户解决种植难题。同时,扩容“人才试验田”,新增流转土地50亩,依托第一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园区完善科研设施,为品种改良、技术攻关提供硬件保障,加速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向“田间地头”转化。此外,启动“校地人才结对”行动,促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教师与县乡农技人员、企业骨干、乡土人才“一对一”结对。通过技术指导、经验交流等方式,分层提升县镇村三级人才技能水平,打造一支“扎根乡土、服务本土”的专业队伍。
模式创新:让人才培育“接”上产业。聚焦产业需求精准育才,旬邑县深化“订单式”培养,推动县内农业企业与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定制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育”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拓展“沉浸式”实践场景,增加农业人才实践基地,依托苹果试验示范站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实操中掌握种植、管理技能,为产业发展储备青年力量。针对农户技能提升,常态化开展“田间课堂”,围绕苹果种植、农产品管理、市场经营等内容开展培训,培育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同步推动企业与合格农户建立稳定产销合作机制,既解决农户销售难题,又为企业保障原料供应,实现“人才成长”与“产业增收”双向共赢。
生态优化:让全链发展“提”速增效。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旬邑县实施人才素质提升计划,加大县内技术人员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轮训力度,全面提升技术团队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推动政校企三方协同,推进本土苹果及特色农产品品牌规划与注册,通过电商平台、线下展会、短视频宣传等渠道扩大品牌影响力。同时,重点培育本土营销人才,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从“单一化种植”向“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融合转型,让农业产业既有“好收成”,更有“好收益”,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活力。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