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凤县锚定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一椒一麝一果”特色农业产业优势,聚焦“引、育、用、留”关键环节,精心打造引才、育才、用才、留才四大平台,让乡土人才扎根乡村、服务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凤县注入强劲智力支持。
一、建强引才平台,广纳贤才归乡。凤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需要,打破地域与身份限制,坚持“刚柔并举”多措引才。聚焦农林、教育、卫生等领域和镇村一线,实施“百名英才”入凤工程。通过公开招录招聘、定向培养等形式累计招引基层急需紧缺人才106名,持续壮大人才“源头活水”。依托秦创原创新平台,通过设立专家工作站、医联体、科技特派团、项目技术指导合作等形式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39名,为林麝养殖、花椒深加工等产业提供技术指导。及时补充和更新全县乡土人才信息库共345人,夯实“本土家底”,不断完善和壮大乡村人才队伍“蓄水池”。
二、打造育才平台,精育本土能手。凤县聚焦林麝、花椒、苹果等特色产业,坚持“按需育才”。遴选20余名基层人员参加省市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持续提升乡村实用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与专业能力。依托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林麝产业学院,开展技能培训45期覆盖1528人,林麝养殖专项考核5期242人,培育种植养殖专业人才;利用乡土人才服务站,打造“凤县农匠学堂”,设花椒、林麝等特色课程,邀请专家及产业带头人授课,年培训30余场、覆盖2000余人次;建立产业实训示范园4个,让学员在花椒基地、林麝合作社现场实操提技,擦亮凤县特色产业人才品牌。
三、搭建用才平台,释放人才活力。凤县坚持“人尽其才”,搭建多元平台助人才显身手。依托乡土人才服务站发挥“五带”作用,入站专家培育产业能手200余人,引进6个苹果新优品种,研发3类5种农产品深加工产品,带动全县发展苹果、花椒等特色产业11万余亩、林麝1000余头。电商人才乔非非通过直播带货,使“凤唐”苹果获评宝鸡苹果“十大品牌”,助力农特产品销售超过2000万斤、收入超8000万元。同时,以村企村社联建模式共建10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年收益超400万元,有效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活力。
四、完善留才平台,筑牢发展根基。凤县始终把优化人才服务作为留才关键,坚持“用心留才”。强化联系服务,更新县镇村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开展谈心谈话、协调解决问题,召开优秀人才与大学生代表座谈会。及时兑现奖补,发放拔尖人才津贴及健康体检费用5.6万元。积极选树典型,组织“凤县麝工”“椒果匠”“药工”参与2025年陕西省劳务品牌交流活动,“凤县麝工”陈凯获第三届全国“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优化就业环境,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9场,提供岗位2.3万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1万人;完善79名凤县籍在外人才信息库,支持返乡创业,营造尊才爱才氛围。
(供稿:凤县县委组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