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灵活就业,要“诗意”更要“远方”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07 09:50 作者:李蕊

  你理想中的工作是什么样?

  咖啡厅里,听着音乐,指尖在键盘上飞舞,一个爆款文案在文思泉涌中新鲜出炉;工作室内,弹着吉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玩音乐”;直播间里,面对屏幕娓娓道来,带火了家乡的美景美食……这些不是小说桥段,而是真实工作场景。

  你的理想型工作,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灵活就业。

  目前,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多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型灵活就业者。数据统计,2021届全国高校毕业生的灵活就业占比为16.25%。

  灵活就业中,蕴藏着“诗意”。

  新一代的大学生,择业观和父辈迥然不同。他们崇尚自由,渴望挑战,爱工作,更爱生活;会考虑工资待遇,但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不喜欢朝九晚五,“我的职业我做主”……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创新创业的政策利好,为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年轻人提供了让梦想落地开花的土壤。

  爱好和专业是同一件事,是一个人莫大的幸福。当兴趣就是工作,人们忘我付出,已经不是为名利,而是源于内心的热爱。

  网络主播、宠物烘焙师、奶茶试喝员、文案写手……年轻人把自己的兴趣专长与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让灵活就业多了一份“诗意”。

  灵活就业中,写就着“生活”。

  疫情反弹,创业艰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诸多因素叠加,一头连着国计民生,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就业稳,则人心安。

  生产生活的变革,必然会带来就业形态的变化。在平台上下单买菜,快递小哥送货上门;打开短视频平台,跟着健身教练一起动起来;想学外语,培训机构的网络主页可以预约课程……稍加留意,不难发现,你的生活已与灵活就业者紧密相连。

  数字时代扑面而来,灵活就业作为就业超级“蓄水池”的作用,愈发凸显。

  灵活就业人员,可能是不甘平庸的小镇青年,可能是厌倦了按部就班、想为梦想再搏一把的中年人,也可能是背井离乡、为幸福生活打拼的农民工。

  分布于各行各业的灵活就业大军,打通了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他们伴随新经济的发展、新业态的出现而崛起,成为就业版图的重要一块。

  在疫情背景下,灵活就业还发挥了特殊作用。无接触配送、直播带货、远程办公等异军突起,共享用工等方式解决了企业短期缺工难题。对很多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个人来说,灵活就业提供的不仅是一个就业机会,还是万家灯火里的那份安心和热望,更是打开了自身转型升级、拥抱数字经济、开启新生活的窗口。

  灵活就业中,描绘着“远方”。

  走向“远方”,需要补充营养,体格强壮;需要步履铿锵,信心满怀;需要消除后顾之忧,勇毅前行。

  配送压力大,超时被扣款,顾客差评维权难,外卖骑手风里来雨里去;服务费无法按时收到,和客户发生纠纷说理难,找对象不敢说自己是灵活就业者,年轻人遭遇“成长的烦恼”;担心老了没保障,受伤了没保险,较高的职业伤害风险让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如履薄冰……

  如何让灵活就业者飞得更高更远?

  如何让“蓄水池”释放更大活力,迸发出磅礴的时代力量?

  我们看到,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在频频发力。

  针对劳动关系、社会保障面临的痛点,不断健全社保制度,完善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的配套保障,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全方位劳动权益保障。针对技能短板,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高质量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我们期待,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给“骑手”们系上“安全带”,让他们舒心放心地打拼在春天里;给创业者吃上“定心丸”,让他们打破成长“天花板”,心无旁骛大胆往前闯;给个体工商户实实在在的政策利好,把减税降费的“营养肥”真正浇到根子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我们相信,灵活就业,有“诗意”,也会有“远方”。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