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一件事一次办”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15 07:41 作者:席晨

只需一部手机,通过政务服务APP完成在线信息填报后,便可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零见面”;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社保、医保、养老等各项业务;梳理推出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服务,办事只用跑一次、一次就办好。时下,越来越多的“指尖办、就近办、一站办”式政务服务逐渐融入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办事效率,让幸福不断“加码”。

政务服务一头连着政府职能、一头连着百姓需求,其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和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一段时间以来,我省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各地聚焦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繁、办理难等痛点难点问题,对审批环节进行“大瘦身”,不断在办理事项的体验感和便利度上下功夫:宝鸡市渭滨区精心打造“渭您服务”政务品牌,咸阳市全面运行政务服务“好差评”机制,汉中市构建“多规合一”业务协同平台……一系列便民举措相继出台,推动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的指导意见》,提出在今年年底前,各地区要建立部门协同、整体联动的工作机制,实现企业开办、企业准营、员工录用等5项企业政务服务和新生儿出生、灵活就业、公民婚育等8项个人政务服务一次办。这也对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提高为民办实事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政务服务好不好、能否真正解决问题,企业和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这就要求相关部门要用足“绣花功夫”,在细节上花心思、于细小处做文章,根据企业和群众的需求不断优化服务模式,科学设计流程,继续在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上再下功夫。对于群众办事创业来说,各项流程环节是不是都是必需的?哪些还可以简化、合并乃至取消?只有多站在方便群众的角度考虑问题,多站在服务群众的角度推动工作,才能充分了解办事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进而做到靶向施策,推动实现从“能办”向“好办”的全方位转变,真正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

高质量的政务服务工作,既要做到心中有数,更要做到手中有“术”。科技发展更新迭代,当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政务服务,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打开了更多可能,如今“掌上办”“指尖办”“一网通办”已成为各地政务服务的标配。我们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善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积极推进系统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助推政务服务工作全流程电子化,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互动,打造指尖上的“政务服务中心”,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期待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升服务效能,探索推出更多有温度有质感的政务服务“新体验”,让更多“一件事一次办”成为标配。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