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论文,自由职业者凭作品评上了高级职称。湖北省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有21名新文艺群体从业人员最终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其中6人是自由职业者;2022年有58人最终通过高级职称评审,其中15人是自由职业者。他表示,“考虑到新文艺群体的特点,评审时没有对计算机水平、论文等作要求,重点放在作品本身”。(据5月10日《长江日报》)
自由职业者也可以凭作品评上高级职称,不仅有助于提升自由职业者的社会地位,也有助于促进人才的涌现和流动。在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里,自由职业者获评高级职称,本质上就是人才评价改革的产物。打破陈旧、滞后的人才评价体系,将能力、贡献和实绩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标尺,让人才评价更有“准头”。打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唯才是用,不仅赢得了自由职业者的肯定,也有助于给劳动力市场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一个人最好的作品,就是他自己”。职称评审标准转变的背后,是人才理念认识的不断深化和细化。虽然没有发表论文,但有的自由职业者长期在一个行业里面摸爬滚打,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逐步成长为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成为一个领域的行家里手。通过人才评价改革,一些过去和高级职称搭不上边的自由职业者能够享受人才待遇,不仅让他们在物质层面得到了更多的激励和回报,也让他们在精神层面得到更多的尊重和慰藉,让他们“劳动更有价值,活得更有尊严”。
不论哪一个城市,不论哪一个行业,都需要和人才“双向奔赴”,为人才营造良好生态。自由职业者获评高级职称,不仅是针对新文艺群体特点的分类评价,也是一种代表性成果评价;“重点放在作品本身”彰显了人才评价的质量导向和实际贡献标尺,不仅让人才更有用武之地,也促进了相关行业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