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如此“客”官要不得

来源:云南日报 发布时间:2023-06-15 10:32 作者:张帆

时下,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响应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带头深入基层,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这不仅推动了工作落实,而且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深受人民群众欢迎。但也有少数干部下基层作风不实,只是摆摆样子,装装门面,名为下乡,实为“作秀”,成了“客”官。

一是做“稀客”,名义上下乡调研,实际上只是挂个名,从头到尾进不了几次村,群众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二是做“说客”,到基层不是带着问题去,而是带着看法去,好为人师,夸夸其谈,不干实事。三是做“过客”,下基层怕苦怕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被群众戏称“雨过地皮干”。四是做“游客”,下基层好似去旅游,穿着打扮一丝不苟,说话交流满口官腔,让群众敬而远之。

调查研究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对实际情况的调查了解和分析研究,目的是把事情的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研究透彻。上述行为,虽是少数,但百姓看在眼里,冷在心上,如此“调研”要不得。

下基层做好调研,要能当“常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领导干部要乐于、勤于到基层调研,只有深入实际,才能获得解决问题的第一手资料。善于当“访客”,下基层,访的是群众,连的是民心,勇于“放下臭架子、甘当小学生”,才能把群众创造的好经验总结出来。喜欢当“听客”,领导干部下基层,一定要多听民声,多听“重话”,善听“刺话”,才能真正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经常当“看客”,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多看基础性工作做得如何,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深入“解剖麻雀”。

知屋漏者在宇下,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避免任务式调研,摒弃作秀式调研,杜绝钦差式调研,才能不断提高调查研究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成为服务人民的主力军。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