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热点观察 / 正文

公务员体检标准放宽传递的积极信号

来源:工人日报 发布时间:2025-11-18 11:42 作者:刘少华

据近日共产党员网消息,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调整公务员录用体检有关项目检查标准的通知》。根据新标准,地中海贫血、多囊肾、桥本甲状腺炎等项目的检查标准放宽,符合一定条件的考生将被判定为合格。

放宽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的呼吁由来已久。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认为,随着科技进步和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体检标准应该与时俱进。现实层面,一些疾病并不影响正常工作,却被“一刀切”地判定为不合格,不少人因此与公务员岗位失之交臂。

可以看到,此次调整不是简单地放宽要求,而是基于科学标准的审慎评估。比如,地中海贫血患者(地贫基因携带者、静止型、轻型),只要血红蛋白高于90g/L,其身体机能便足以支撑公务员岗位的工作需求;有多囊肾表现的患者若未伴有尿蛋白阳性或肾功能不全,其履职能力便不会受到影响。

从社会视角看,这一变化反映了对个体平等就业权的进一步保障。体检在招录环节具有“一票否决”的特性,若标准设置不够合理,一些虽患病但完全具备履职能力的优秀人才将被拒之门外,这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是损失。而放宽部分疾病的体检标准,实际上是在保障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尊重个体的职业选择权,使体检真正服务于人才选拔的目的,这与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高度一致。

此外,体检标准的调整也体现了公务员选拔对“能力本位”原则的强化。随着社会治理复杂性的增加,公务员队伍需要多元化、专业化的人才。将选拔焦点更加集中于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而非那些不影响履职的健康状况,有助于优化人才配置,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这是人才观念进步的具体表现,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细微却重要的环节。

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公务员体检标准常常会被其他行业广泛参考。此次体检标准的优化,向全社会传递出包容、平等的积极信号。当公务员体系对更多病情稳定、功能正常的患者敞开大门,无疑将对其他领域产生示范效应,这有助于消除社会对某些疾病的误解与歧视,推动公众对这些患者形成更加客观、公正的认知。

当然,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指导体检医疗机构准确把握、认真执行公务员录用体检的程序、项目和标准,做到标准清晰、操作规范、适用规定科学合理”。期待各地不折不扣地落实新标准,让政策善意尽快照进现实。

公务员体检标准的动态调整,是一次科学认知的升级、一次就业公平的推进。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发展,相信人才选拔制度会更完善,相信劳动者施展才华的舞台会越来越大。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