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八日,在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工作人员在转运印刷机色组单元。记者 李静茹摄
从印刷厂到制造印刷机的现代化企业,位于渭南市的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北人”)经过多年改革转型,完成了华丽蝶变。7月8日,记者跟随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万千气象看陕西”主题采访团走进陕西北人。
在陕西北人的联合厂房里,机械臂在空气中划出流畅弧光,一台长20多米的印刷机在进行最终调试。操作台前,工程师轻触触摸屏,设备参数实时投射在屏幕上——“干燥温度误差±0.5摄氏度、套印精度±0.05mm……”这台设备将于近期交付给泰国客户。
“这是我们的‘至睿4.0Plus’。至睿4.0系列印刷机采用的是半悬浮烘箱,不仅干燥的效率高,而且溶剂残留低、能耗小。与传统烘箱相比,要达到相同的干燥效果,它所需的工艺温度更低,可以节能20%以上。在生产过程中,我们采取预投产模式,有效缩短了客户订购周期。”陕西北人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陈明辉说。
短时间、高效率、高质量的交付,得益于陕西北人不断推进数智化改革。通过建设北人智能加工基地,墙板和导向辊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核心关键部件质量,墙板核心关键部件加工效率较之前提高2倍,导向辊平均日产量提高30%。
“我们还搭建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线运行MES系统,优化升级ERP系统,推进制造过程数字化,实现销售、生产、质量、库存、成本以及办公自动化协同管理。”陈明辉说。
在数智化改革的推动下,陕西北人不仅实现了生产效率的飞跃,更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成功打破了国外高端印刷设备的垄断地位,将产品出口至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制造设备,更要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陈明辉说,“我们搭建了基于云计算的远程运维平台,客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大幅降低了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作为渭南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陕西北人的成功转型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渭南市依托陕西北人等一批龙头企业,加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以智能装备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集群。这不仅带动了当地就业,还吸引了多家上下游企业入驻,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布局,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智造浪潮中,有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有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
7月8日,在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蒲城万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德科技”)实验室,万德科技质量部经理杨华为采访团展示了一种会“变色”的材料。
“这是公司最新研发的一款热敏显色剂,在精细化工领域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杨华说。
万德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医药中间体、光电新材料、热敏显色剂等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万德科技聚焦科技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以精细化工的“分子魔法”打开全球市场。该公司生产的替格瑞洛系列医药中间体、二苯酮、羟乙酰碘化物等产品远销日本、印度、德国等国家。
“多年来,我们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杨华说,作为创新驱动型科技企业,公司每年拿出产值5%左右的资金用于科研。“去年投入700万元研发资金,今年预计突破1000万元。”杨华说,公司目前拥有11项发明专利。
近年来,渭南市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无论是陕西北人的智能制造,还是万德科技的精细化工创新,都彰显了渭南市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与成效。这些企业不仅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还通过技术突破和市场开拓,提升了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
在渭河之滨的这片创新沃土上,一条现代化工业发展路径已然清晰。从传统制造业到高新技术产业,这片土地上的企业正书写崭新篇章,助力渭南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