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分门别类,一键查清,真是给咱省下了不少时间。”8月19日,西安市一家科创企业的行政负责人通过陕西省政府门户网站上的陕西省政策文件省级统一公开查询平台,很快就弄清了省上的科学技术奖励办法。
人民满意,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导向。
近年来,省司法厅持续推进健全依法行政制度机制、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加强行政复议等工作,以群众和企业满意度为重要标尺,聚焦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目标,纵深推进《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措施》落地见效,实现法治政府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连续3年提升。
陕西在全国率先出台《行政公文类型源头认定指导意见》《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正负面事项清单》,制定《全面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专项行动方案》,不断完善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
2024年以来,省司法厅对279件省政府和省政府办公厅拟制发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核,对13件市政府规章、380件市政府和省级部门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同时抓实异议审查,高度重视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将其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省司法厅针对某市正在制定的网约车行业新规引发的争议,精准对接企业诉求,指导该市完善制定程序,规范涉企条款,采取有效措施促成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不仅维护了企业合法权益,而且推动了网约车行业规范发展。
陕西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有效发挥政府法律顾问作用,实现省、市、县、乡四级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及县级以上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全覆盖。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涉法事务论证、审核合同协议等共计18372件次。
“厘清权责,执法人员才能明明白白履职,干好‘分内事’,守好‘责任田’。”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陕西扎实推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制度和裁量权基准制度落实,梳理全省52个省级行政执法部门5497项执法事项,印发《关于编制省市县三级行政执法事项清单的通知》,确定省级行政裁量权基准事项7070项,并动态更新。同时,陕西公布行政许可事项清单,从13个方面作出动态调整和修改完善。
不久前,陕西省人民政府依申请对一起由集体土地补偿安置事项引发的行政争议,组织行政复议听证,促使争议双方当场签订了调解意向书。近年来,陕西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实质化解行政争议的主渠道作用,持续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和场所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省行政复议“六室一厅”(接待室、听证室、调解室、审理室、阅卷室、档案室、立案大厅)办案场所规范化达标率达91.53%。
此外,陕西建立府院、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持续以法治督察强化推动行刑衔接、行政复议决定和检察建议法院生效裁决履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等,从建立协作机制到细化“案件移送—证据互通—联合督办”流程,全面推动执法司法贯通协调,同步提升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据统计,2024年,全省各级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办理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1220件,办结回复率为99.75%;全省各级法院共发出司法建议109份,回复率为93.58%,较上年度增长5.29个百分点;全省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99.28%。
“立足提高我省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我们深入开展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和旁听庭审活动。”省委依法治省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全省各级各部门开展旁听庭审活动1135场、参加人员16767名,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33.69%、64.29%;全省31.23万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和合格率同比分别上升6.93%和6.75%。
“目前,《陕西省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若干措施》的22项举措落实效果明显。”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紧盯短板弱项,拧紧责任链条,强化督察整改,充分有效发挥《若干措施》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的牵引推动作用,努力实现法治政府建设率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