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五日,西安拓库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做实验。
8月25日,在西安拓库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实验室,银粉原料在精密仪器中熔合流转,技术员紧盯浆料的参数变化。作为专注电子浆料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拓库米的产品是光伏、半导体、汽车电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血液”。
几个月前,这家手握核心专利的企业曾因中试生产线建设的资金缺口和高风险特性,陷入发展困境。“早期报表不好看,轻资产没抵押,攥着一叠专利证书,跑了好多银行还是吃了‘闭门羹’。”拓库米技术团队负责人刘鑫回忆起当时的窘境,仍心有余悸。
中试阶段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也是无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死亡谷”——投入大、风险高、回报周期长。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因评估体系局限,不轻易同这类企业“共担风险”。
转机始于秦创原科技创新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介入。秦创原技术经理人杨旸彦荣在了解拓库米的困境后,迅速结合其经营现状与技术优势对接金融资源。
7月初,秦创原联合浦发银行西安分行、太保产险陕西分公司,为拓库米量身打造了陕西省首单“中试贷款+中试保险”产品,不仅发放了500万元专项信贷资金,解决生产线建设与银粉采购的资金需求,还通过保险,覆盖了中试阶段的研发设备损毁风险。
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程茂勇看来,这款“中试贷款+中试保险”的创新产品实现了3大突破:其一,建立“技术流授信模型”,将专利价值、中试进度等科技属性指标纳入风险评估,打破了传统财务指标的单一评价体系;其二,构建“双轨风险分担”机制,保险与银行各司其职,分别覆盖了研发风险与产能建设资金需求;其三,精准匹配企业经营痛点,授信额度专项用于银粉等关键原材料采购,确保了资金用在“刀刃上”。
“这不仅是一场资金‘及时雨’,还是懂科技、懂企业的专业支持,帮我们把‘实验室成果’更快推向产业链。”刘鑫说,这笔资金将专项用于HTCC高温共烧陶瓷浆料产能建设,加速电子浆料国产替代进程。
事实上,这已是秦创原对拓库米的第二次精准赋能。
2024年,秦创原就曾为拓库米对接银行贷款,助其渡过生存难关。此次,秦创原更是通过科技金融的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去年的贷款让我们活了下来,今年的中试支持让我们敢放手研发。这种‘陪伴式’服务帮我们解决了一道道难题。”刘鑫感慨。
“陪伴式”服务的背后是秦创原以科创服务驿站为核心构建的创新生态。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创新的生力军。它们常因融资难、风险高在成果转化的路上‘卡壳’。实践证明,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金融活水的注入,更需要懂科技、懂产业的‘陪跑人’通过创新金融工具打破传统评估壁垒,以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建立安全网与加速道。”秦创原创投公司副总经理薛晓芹说。
在今年7月召开的2025秦创原创新资本发展大会上,秦创原创投公司正式揭牌,同时发布改革升级战略规划、首期100亿元科创母基金及300亿元基金矩阵全景,明确以“科技金融赋能陕西创新发展”为核心定位,构建科创基金管理、科创股权投资、科创综合服务、原创技术策源四大核心业务。
其中,科创综合服务板块的核心载体秦创原科创服务驿站,致力于打造陕西科创网的“操作系统”。截至目前,秦创原科创服务驿站建设实现了多项突破:一是打造资源整合高地,首期吸引了35家银行、保险、证券、律所、会所等多元机构入驻,建成全省规模最大、业态最全的科技金融“服务超市”;二是推动线上效能跃升,集成150余种科技金融产品,通过AI智能匹配需求,搭建了“在线申请—自动审批—在线签约”极速通道,并创新“线上发布—线下抢单”响应模式;三是深化机构协同赋能,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与积分制应用体系,组建专业顾问团队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护航;四是完善服务网络覆盖,开设了省级政策服务窗口,形成“线上库+线下讲+窗口兑”闭环,并在重点市(区)、产业园布局秦创原金融驿站,构建覆盖全省的“1+N”服务网络。
随着秦创原科创服务驿站的加快建设,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享受到了秦创原“陪伴式”的金融服务。
作为专注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西安ZC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主营商用车ABS、TPMS、ESC等核心产品。在发展中,这家企业同样面临“轻资产、缺抵押”的融资难题。秦创原在持续跟踪企业发展需求后,联合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人保财险西安市分公司,推出“投贷保”综合金融服务模式,并落地陕西省首单业务。
不久前,招商银行西安分行为ZC电子提供了3000万元贷款,精准匹配研发、生产、扩产各阶段资金需求;人保财险则创新推出研发综合保障方案,覆盖企业高价值专利维权费用、专利被侵权损失及研发人员意外伤害等核心风险。更关键的是,企业可凭保单进一步提升银行授信额度,实现“风险减量、融资增量”的双赢。
“这个服务组合拳彻底解决了我们的融资痛点,让创新没有后顾之忧。”ZC电子负责人表示。
类似的金融创新故事,在秦创原不断上演。越来越多像拓库米、ZC电子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正在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在陕西这片创新热土上加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