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前工作人员帮我和企业约了面试,没想到仅仅三天,我就坐在新办公室上班了。”8月24日,陕西顶诚招标有限公司员工白雪说。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下,她熟练地处理着文件,从容自信地与同事交流。
从家到公司的距离曾经在白雪心中无比遥远——那是一年多全职妈妈生活带来的职场疏离感。白雪的焦虑是无数职场妈妈的共同经历。“远离职场一年多,我觉得跟人打交道都不太熟练了,所以出来找工作的时候,常常担心自己不适应。”白雪坦言,简历投递后的石沉大海,更让她感到前路迷茫。
一个偶然的机会,白雪加入了西安市灞桥区政府组织的就业驿站微信群。“群里的工作人员特别负责,每天都发布招聘信息。”白雪说。
有一天,陕西顶诚招标有限公司发布的行政岗位招聘信息让白雪看到了希望,她便主动联系了驿站工作人员。
令白雪惊讶的是,短短三天,她便顺利到岗。白雪的成功就业是灞桥区就业服务成效的一个缩影。
为精准破解重点群体就业难题,灞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西安市建立“首家区级零工驿站”,创新就业服务模式,为不同类型的零工群体量身打造全方位的就业支持体系。今年以来,灞桥区零工驿站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8场,举办零工市集活动5场,提供就业岗位3200多个。
就业服务不仅为求职者带来机会,也为企业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事专干王燕婷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公司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一直都有较大的用工缺口。”
近年来,在灞桥区人社局的帮助下,西纺集团成功招聘60余人,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用工压力。企业还被认定为就业帮扶基地,目前吸纳了4名脱贫劳动力就业。
“稳岗返还、社保补贴、就业帮扶基地等政策支持,降低了企业的用工成本。”王燕婷说,这种“双赢模式”让企业和求职者都从中受益。
社区作为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是连接群众与就业资源的关键节点。灞桥区人社局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聚焦社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着力破解群众就业难问题。
目前,灞桥区已建立30家街道、社区、商圈就业服务驿站,依托数字化平台对辖区居民的就业信息进行动态筛查;针对未就业、登记失业或就业困难的人员,立即启动“131”帮扶机制。
纺织城街道家门口就业推荐官屈凡凡说:“我们会对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进行电话回访,约他们见面进行岗位推荐。除此之外,我们会举办招聘会、社区宣传活动。”
刚毕业的大学生王展鹏就是受益者。他偶然看见社群发布的招聘信息,便来到驿站寻求帮助。工作人员在平台匹配了3家适合他的酒店管理岗位,并邀请职业指导师帮他优化简历、模拟面试。不久前,他成功入职半坡艺术区春秋舍酒店。
技能培训是就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灞桥区通过“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宣传政策,围绕群众关注度高的实用工种开设职业技能线下公开课。
8月22日,正在学习茶艺的西安北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员毛月萍告诉记者,高端民宿和茶叶电商领域都需要专业茶艺师。在这里经过系统学习后,她准备报考茶艺师资格证。
“每期培训都会组织四五家企业来学校举办小型招聘会,帮助学员找到适合的岗位。”西安北方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执行校长王蕊玲介绍,技能培训结束后,灞桥区人社局联合培训机构通过“一对一职业指导”明晰职业方向、精准匹配招聘信息,切实解决学员就业路上的“拦路虎”。
灞桥区人社局创新服务模式逐渐产生“涟漪效应”。从零工驿站到社区服务站,从技能培训到就业见习,多层次就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据统计,截至7月底,灞桥区今年已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390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7.4%;开展各类就业服务活动70余场,提供岗位3.7万个。
灞桥区人社局就业促进科负责人陈力文表示,将持续优化“稳就业、强技能、促增收、防风险”工作闭环,通过拓展就业服务场景、深化重点群体帮扶、强化技能培训实效、完善政策保障体系等举措,推动就业服务从“保基本”向“提质量”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