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速递 / 时政新闻 / 正文

理论|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5-09-05 08:18 作者:周太山

为政之道,首在政绩观。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靠什么树政绩”等重大问题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规律的深刻思考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底蕴。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的哲学底蕴,对于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基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该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又要高度重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能动反作用最突出的表现是意识指导实践改变客观世界。意识正确与否,对客观世界反作用的结果完全不同。正确意识通过指导正确实践使客观世界得到建设,错误意识通过指导错误实践使客观世界遭受破坏。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只有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才能创造出党和人民所需要的真正政绩。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都是践行错误政绩观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他强调,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共产党人要“正心明道”“始终以百姓心为心”,要充分发挥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党员干部要不断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树牢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必须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政绩只能为人民而树。这是因为,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的勤务员,要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民造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干事业、创政绩,为的是造福人民,不是为了个人升迁得失。”当前,我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在改革中突出为民造福的价值导向,将其作为正确政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把准人民脉搏、回应人民关切、体现人民愿望,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要不断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作风,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坚持问题导向、实践标准。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党员干部要增强问题意识,聚焦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不断地把实践这个唯一标准用于检验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员干部要“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首先,真正的政绩应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实事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虚假的政绩经不起实践的检验。其次,真正的政绩应经得起人民的检验。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一切发展的目的。用实践来检验政绩的真假,要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政绩的高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群众身处实践最前沿,对实践变化感知最敏感、感受最深切,也最聪慧,只要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就能豁然开朗、找到答案。”最后,真正的政绩还应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党员干部的政绩要既经得起现在看,又经得起“回头看”和“向前看”。

“业绩都是干出来的”——彰显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观点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党员干部一定要真抓实干,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善作善成,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落实的做法。”党员干部靠什么树政绩?要靠真抓实干的实践。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真抓实干要取得成功,必须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创业一定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真抓实干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符合真理尺度,体现了合规律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党员干部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积小胜为大胜。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落脚点要放到真抓实干上,明确干的导向、增强干的动力、形成干的合力,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在新征程上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魏捷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