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乾县城关街道党工委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实施“三大工程”,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有效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实施“强基工程”,建好战斗堡垒,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街道党工委始终把村级支部班子建设摆在乡村振兴工作的首要位置,深入开展“五好创建”示范行动,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群众凝聚力和推动发展力。建强阵地夯基础。按照全县“整村达标、整镇过硬”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先后创建了两个省级、两个市级和20个县级阵地标准化建设示范村,为乡村振兴工作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增添了动力。优化功能促服务。打破地域界限,围绕产业板块、产业链条,合理设置,将党组织分布在产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产业党小组,形成了“一产业一支部,一链点一小组”的组织格局,此外,还成立了经验推广、疫病防治、销售服务等服务窗口,吸纳致富能人、党员进入服务队伍,解决了群众养殖难问题。健全机制强能力。党工委结合“五好”党组织创建要求,把乡村振兴作为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坚持每月对支部班子开展一次研判,推动村级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主动作为,积极履责。
实施“头雁工程”,选好支部书记,打造乡村振兴“主心骨”。针对个别村党组织书记年龄偏大、能力偏弱、后备干部不足的实际问题,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拓宽视野选人才。注重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干部,下气力选优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强化培训提能力。先后开展离任“老书记传经送宝”帮带会8期、支部书记交流会10期。组织支部书记赴马栏、照金、袁家村、茯茶小镇等地考察学习,进一步坚定信念、开拓视野、以学促干、提升能力。岗位建功比作为。党工委坚持把乡村振兴当作识别、检验干部的“大练场”,搭建了产业发展、环境整治、集体经济、乡风文明、 疫情防控等5类“支部书记建功”载体,开展看人品、比站位;看作为、比担当;看进度、比能力;看实效、比作风“四看四比”竞赛活动,激发支部书记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目前,全街道已培育了8个产业发展先进村,打造了14个环境整治、清洁取暖、乡村改厕示范村,树起了4个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
实施“先锋工程”,强壮人才队伍,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致力打破人才发展瓶颈,加大培育和建设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产业链上聚人才。聘请区域内产业能人,担任村级产业发展顾问;利用产业专家工作站平台,开设田间课堂,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产业技能培训16场次,培训人数3300人次。目前,全街道共有党员致富带头人229名,成立党员能人互助组19个,带领群众在产业链上持续增收。乡村治理选贤达。在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成功人士中选用71人,担任乡村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的领头人,开展法治宣传,道德润化、文明评选、纠纷调解,引领乡村文明风尚。党员争星树示范。开展“家庭挂牌,党员争星”引领行动,建立党员积分制管理,引导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全街道树立党员带头开展“清洁家园”创建“五美示范庭院”示范户869户,引领广大群众共建幸福家庭、共享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