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乾县针对村级干部在乡村振兴中存在的本领不强、定力不深、后劲不足、经验不够、士气不旺等“五乏”,积极实施“雁阵”行动,着力形成“群雁高飞头雁领”的良好工作局面。
“头雁”提能强领航。围绕强化党的最新理论武装、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优化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内容,扎实推进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在9月底前,将全县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全部轮训一遍。积极打造“理想信念强化、党性宗旨历练、能力素质锻炼、工作作风锤炼、廉洁自律教育”等“五大类11个”党员干部素质能力锻炼提升基地,充分运用“域内域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同时,积极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推动农村“头雁”队伍在乡村振兴实战实考中不断提升组织力、引领力和战斗力。
“旅雁”励志深扎根。着力打造一支长期扎根的驻村队伍,扎实开展“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重点解决驻村工作中存在的“软、弱、虚、飘、松”等突出问题,帮助驻村干部队伍切实做到信念坚定决不动摇、政策掌握毫不含糊、扛牢责任绝不马虎、固守岗位毫不松懈、纪律严明绝不懈怠。在全县驻村干部中牢固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这支“旅雁”队伍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作用。
“归雁”情深暖桑梓。充分发挥乾县籍在外优秀人才和成功人士分布广、数量多、乡情浓等优势,大力开展“凤归桑梓”人才工程,通过吸收成功人士进入村级班子,聘任专家人才担任产业发展顾问、乡村振兴规划指导员,或返乡创业等方式,促进资金、技术、文化、管理等高质量发展要素源源不断向农村流动。坚持每年举办一次“智汇乾州”人才发展论坛,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建设。目前已和3名院士建立合作,聘请10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科技顾问”,实现了鸿雁归、产业兴、乡村旺。
“雏雁”历练重实践。紧扣村级干部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积极实施“育青出蓝”工程,以各类中青年致富能手、经济能人等优秀人才为培养对象,加大党员发展力度,为村干部选拔和发展党员提供新生力量。扎实开展“三融入当先锋”主题实践和“我为自己上堂课、我为发展献一策、我为群众办件事”的“三个一”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促进优秀后备力量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工作实践中,锻炼成长、崭露头角,形成村级干部队伍“青出于蓝、青蓝相续”的良好局面。
“群雁”赛场勇争先。加强对村党组织书记和驻村队伍的激励考核,出台《村集体经济发展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办法》,坚持“多干多奖、少干少奖、不干就罚”的原则,激励先进、倒逼后进。在县政务网站和微信发布平台设立乡村振兴实绩榜,每季度举办一次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组织先进村党组织书记或工作队长作经验介绍,后进村当会表态发言。大力开展“担当作为好支书”“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评选表彰活动,激励村级党组织带头人和驻村干部以乡村振兴为“擂台”,实干担当,奋勇争先。
(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