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长武县:以“五化”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5-12 09:21 作者:李云 尚立栋

近年来,长武县亭口镇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积极抢抓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机遇,着力强化“党建+”模式,围绕“五大振兴”,推行“五化”举措,做实乡村振兴战略“一号工程”,助推“三农”工作开启新篇章。

基层组织标准化,筑牢“桥头堡”。长武县亭口镇紧紧围绕深化“整镇过硬”这一重点,对标对表村级基层组织标准化建设要求,认真开展“8133双无双全”提升行动。围绕七个标准化建设内容,先后投资100余万元,改造提升村级活动阵地7个。实行村干部轮流坐班制度,变群众分头跑为干部集中办,逐步增强服务功能,把村级活动阵地打造成凝聚党员的家园、学习服务的平台、联系群众的窗口。目前,全镇已经创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省级示范村2个、市级5个、县级20个。

人才队伍体系化,培育“生力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队伍,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强化“领头雁”工程,抓好支部书记这个“主心骨”,通过外出考察、讲座授课、现场实践、网络学习和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思想和乡村振兴政策知识,实现镇村干部、驻村干部全覆盖。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台账,储备60余名村级后备干部。畅通入党绿色通道,引导农村优秀青年人才向党组织靠拢。鼓励支持成功人士和高校毕业生等返乡创业就业,涌现出党员退伍军人武孝鹏回乡投身乡村建设,成功创业的典型。建立左岸壹号、新秦农百万蛋鸡“人才专家工作站”,开展科技服务指导,推进培育高素质新型农民队伍。

产业发展链条化,拓通“富民路”。牢固树立抓产业谋产业强产业的鲜明导向,更新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产业从“传统种养”向“链式融合”。坚持“村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先后吸引长凌、朗润、万富等多家龙头企业,建成辐射亭口、巨家2镇18个村的万亩双矮苹果示范园,带动周边560户农户收益,实现了园区规模化、现代化、智慧化发展。坚持“一支部一品牌”,服务发展一村一品产业,围绕“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带农户、能观光、促增收”思路,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诗意川丰、蔡璐产业园、左岸壹号、鑫响驴业生态园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品牌,成为县内外群众休闲旅游的新晋网红打卡地点。

生态环境宜居化,打造“高颜值”。坚持党员示范、全民动员,开展新一轮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改厕、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和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全镇环境卫生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加强资金项目保障,实施美化绿化亮化,创建了宇家山村、二厂村、桃园社区和柴厂社区等一批新型美丽乡村示范村。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推行社会化运作,建成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置站等基础设施,配齐了清运车、洒水车、洗扫车等设备。将农村党员设为生态环境监督员,定期组织开展村容村貌、美丽庭院评比活动,坚持共建共享,把亭口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生态绿色”的优美城镇。

乡村治理精细化,唱响“和谐曲”。发挥农村党支部领航作用,完善“一约四会”,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长武县革命历史陈列室和亭北村革命活动旧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宣讲活动,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建立以无职党员为主要成员的“红色爱心协管员”队伍,做好分散特困供养人员和鳏寡孤独等弱势群体的信息监测和基本生活照护。扎实开展平安乡村建设,组织农村党员干部、驻村干部、公益岗位等,实行网格化管理,扎实开展日常巡逻、森林防火、疫情防控、住房安全排查等工作,提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中共长武县委组织部 供稿)


责任编辑:姚远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