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吴堡县岔上镇:党建引领创新机制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5-27 09:08 作者:曹育毓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画晚晴新。670年前,在杭州西南,富春江畔,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用毕生心血绘就了一幅旷世佳作《富春山居图》。

如今,地处陕北黄土高坡上的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通过党建引领把方向、双层经营机制助振兴,描绘了一幅幅“业兴、村美、民富、人和”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图片4.png

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任务,近年来,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创新双层经营机制,结合村集体和农户各自优势,建立了“股份经营、规范种植、统一销售、利益挂钩、让利于民、风险防范”的经营模式,有效降低了村集体产业管理成本、人工成本,进一步提高了田间管理水平,充分保障了农产品产出收益,有力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户持续增收,汇聚起了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

回首过去的2021年,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交出了一张漂亮的党建引领高发展成绩单:村里收入29.4万元,其中,村集体土地资源资产发包收入15万元,联村共建光伏电站分红收入10万元,联村共建湖羊养殖场分红收入4.4万元,全村农户户均收入11850元,谱写了“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动人乐章。

图片3.png

那么,吴堡县岔上镇川口村是如何发挥党建优势、在双层经营机制上“聚力出拳”,破译乡村蜕变“密码”,实现村美民富的?

乡村振兴的根本在于产业振兴。该村以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为基本结构,在股份经营方面,坚持集体为主、农户为辅,建立村集体以塑料大棚和农资等入股、农户以种植技术和劳动力入股的合作机制。在规范种植方面,要求农户自觉接受村集体的监督管理和科学指导,严格按照农作物田间管理技术要求,完成早熟、中熟、晚熟品种的育苗、栽植、浇水、除草、松土、施肥、防虫、打药、采摘和防晒网挂取以及农作物枝干根系清理等工序,对可能出现的病虫害、灾情及时通知村集体,并对已经出现的第一时间予以处置。在风险防范方面,村集体争取吴堡县农业局技术指导支持,规范田间管理,及时防范病虫害,安装监控设备,购买农业保险,提前发布销售信息,获取消费订单,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上好价钱。

图片2.png

同时,在销售渠道方面,该村实行统一销售,西瓜成熟后,由村集体在各农产品销售平台、网站媒体、微信群、朋友圈等发布信息进行销售,剩余部分采取消费帮扶方式销售;在利益获取方面,执行西瓜产量与收入挂钩机制,每生产一斤西瓜,农户从村集体销售西瓜所得收入中分红。本着让利于民的原则,套种所生产销售黄豆、小米全部归农户,引导农户严格按照种植技术对西瓜、黄豆、小米进行田间管理,增加农产品产出收益,助力群众稳定增收致富。

此外,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该村真正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落到了实处,解决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虚化”问题;坚持了效率优先的原则,在村内树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鲜明导向;通过大力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图片1.png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党建引擎再发力,充分发挥双层经营机制优势,狠抓大棚西瓜田间管理,整治撂荒耕地100亩,全力完成‘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种植面积200亩,低产枣园改造嫁接佳油1号200亩,督促托管企业管好联村共建的光伏、湖羊养殖等产业,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富民兴村‘川口样板’。”川口村第一书记李意章说道。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