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丹凤县峦庄镇:党建引擎再发力 产业发展“加速跑”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6-01 10:24 作者:闫继明

“自实施‘三百四千’工程以来,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基础设施完善起来了,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了,我们的日子也更舒心了。”近日,谈起丹凤县峦庄镇“三百四千”工程工作落实成效,当地群众赞不绝口。

QQ截图20220601101957.png

据介绍,商洛市实施的“三百四千”工程,即:百名市县领导联链条包抓产业、百名局长行长联企业纾难解困、百名部门骨干联项目精准服务,千名干部招商引资、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千名党员驻村兴农、千名头雁带富领飞。

今年以来,为深入推进“三百四千”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丹凤县峦庄镇坚持党建引擎再发力,抢抓政策机遇,采取得力举措,实施组织链、产业链、人才链、项目链“四链耦合”,推动“三百四千”工程落实落细,助力特色产业“加速跑”,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镇上安排我负责包抓村里的现代农业种植项目。工作中遇到问题,自己能够协调解决的,现场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及时汇报,由镇上协调解决。这种分工包抓的方式,形成上下合力,对推进项目建设效果很好。”峦庄镇街坊村包村干部刘俊辉深有体会。

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积蓄起澎湃动能。如何发挥党建优势,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丹凤县峦庄镇围绕建强“组织链”,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三百四千”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7个工作专班,绘制了11个村落实“三百四千”工程责任结构图,由镇主要领导联系包抓中药材产业园、食用菌产业园、康养旅游三大产业链,科级领导联系企业、合作社,业务骨干、包村干部包抓产业发展项目,广大党员驻村兴农领办实事,推动村级产业发展。建立分管领导牵头、业务骨干负责的周重点工作责任落实清单机制,成立督查组,常态化开展“清单式”“点穴式”督查,推动党建与产业互促共赢。

QQ截图20220601102006.png

“自从建立了蟒岭天麻药园标准化种植基地,家里的土地流转了,我也在基地打工,每年不仅可以分到土地流转的钱,还可以就近就业赚钱,想起来就开心。”丹凤县峦庄镇中南村村民王义云高兴地说道。

聚焦三产融合,依托丹凤良种天麻产业园,持续发展“猕猴桃+天麻+地栽木耳”的“林下套种、立体发展”示范园,同步建立蟒岭天麻药园标准化种植基地,带动群众发展天麻种植,实现稳定增收致富。深入推进集天麻菌种研发生产、天麻示范种植、天麻产品加工为一体的三产融合现代化产业园区建设,深挖“蟒岭红”系列菌种优势,做强“产业链”,打造为生态宜居中药康养体验区,不断巩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创建成果,为强村富民“铺新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该镇持续深化人才工作示范点建设,以天麻产业园区专家工作站、博士工作站为平台,实施“引才聚才”计划,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王秋颖教授团队,培育乡土人才,聘任村级‘荣誉书记、荣誉主任’,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此外,对接县农业农村局等行业部门,对‘头雁’组织开展食用菌实用技术培训,每名‘头雁’再通过‘1+N’帮带机制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形成人才成长进阶的完整链条,实现‘头雁带动、雁阵齐飞’。

QQ截图20220601102019.png

紧盯产业发展,该镇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基础设施与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推进“项目链”发展,及时启动双坪村五味子种植、茯苓套种集体经济项目,完成街坊村集体经济现代化农业种植项目土地流转,并对街坊村道路进行柔性化改造,全力推动兴隆大桥、移民小区配套停车棚、充电桩项目等建设项目落地开工,加快推进桃坪村双林组通组路等项目建设。同时,新建口袋公园,拆除土坯旱厕、猪圈,清理生活垃圾与河道,拆除违规广告牌,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焕新乡村振兴“颜值”。

截至目前,丹凤县峦庄镇已发展示范园220亩,建起标准化种植基地12个,有力地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群众致富路也越走越宽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