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三原县城关街道始终坚持“高点定位、规划先行,生态领航、产业引路”的基本思路,以“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农村生态化、田园化、宜居化,农民知识化、文明化、现代化”为目标,以麦刘村、西秦村为示范引领,精心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
紧扣产业振兴壮大集体经济。着重打造示范区域,紧扣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做大做强做优“菜”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党支部引领+村集体经营+村民土地入股+大户反租经营+贫困户经营就业”模式,创建了麦刘村现代农业百亩果蔬示范园,村集体收入21.6万元,帮助脱贫劳动力10人就业,人均增加收入5000元。2021年投资120万元,新建温室育苗棚3栋。
紧扣生态振兴打造宜居环境。围绕“田更洁、天更蓝、村更美”目标,全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在前期完成麦刘、楼南两个自然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基础上,再投资940万元,完成十里铺、安罗两个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万元在十里铺修建生活污水处理站1处,新栽集体生态林19亩,新建村级标准化卫生室1座,改建新建群众活动广场8处,安装太阳能路灯148盏。
紧扣组织振兴提升治理水平。以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为目标,以“抓好一把手、带好一班人”为鲜明导向,不断强化以党支部为核心的三委班子、党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后备干部、致富能手等“五支”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完善村内基础设施,提高场所使用率,乡村振兴的“主堡垒”得到全面提质升级,全面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等组织生活制度,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紧扣人才振兴激活发展潜能。激发“头雁效应”,引导农村党支部书记拉高标杆、创先争优,激发发展富民、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以培育和挖掘乡土人才为主要抓手,构建“事农为荣、入乡为耀”的价值认同氛围,不断深入挖掘“土专家”、“田秀才”,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培育和发展种粮大户6户,新型职业农民8人,专业合作社4个,家庭农场6个。
紧扣文化振兴弘扬新风正气。充分挖掘村级最深层次文化底蕴,形成村级文化振兴特色;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抵制陈规陋习,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把牢农村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营造生动活泼、向上向善的文化氛围,每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评选,积极创建“三好五美”示范户工作,2021年,两个示范村评选表彰“好媳妇、好公婆”12人,创建“三好五美”示范户13户。
(中共三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