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水县把人才振兴作为撬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点以及服务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乡村的第一资源,通过聚智引才、精培育才、放心用才升“三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聚智引才“增存量”,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印发《白水县鼓励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具体措施的通知》,实施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工程,近年来共招引各类人才1089人,为教育、卫健、农业等系统招引紧缺人才965人,建立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库,招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20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16人,为重点行业领域和基层一线注入了新鲜“血液”。围绕特色产业、特色旅游业、重点建设项目等内容与西农大开展柔性引才合作,先后成立1个市级专家工作站、6个县级专家工作站,柔性引进专家38名,为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建设注入了源头活水。
精培育才“补能量”,增加乡村振兴新动力。科学管理农村实用人才,分类别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积极培养建立45名农业骨干人才和387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开展深度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校方优质资源,大力开展校地合作,创新打造“3+N”实用人才培训培养模式。组建粮油、蔬菜、果树、畜牧、林水5个农业技术专家服务团,深入乡村振兴一线开展技术支持服务基层活动,多次组织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培养技术人才,打造技术队伍,举办技术培训50余场次,受训人次5000人以上,不断壮大基层专业人才队伍。
放心用才“提质量”,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出台《白水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整合全县科技人才力量,从县农技中心、园艺站、畜牧改良站以及白水苹果试验站等单位抽调技术骨干15名与11名三区人才组成26人的科技特派员队伍对全县重点村进行挂牌服务,实现了科技特派员重点村全覆盖。强化担当实干导向,在镇领导班子换届中,选配35岁以下干部33人,其中选调生、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22人,着力抓好乡村振兴“头雁工程”,精准选派59名第一书记及114名工作队员,与镇包村科级领导、包村干部及村干部组成帮扶团,建强队伍,完善机制,提升乡村振兴组织力,推动其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生力军”。
供稿:白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