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礼泉县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要求,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围绕“防返贫、强机制、兴产业、稳就业、兜底线、接振兴”一条主线,严格落实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四不摘”,因地制宜,选好产业路,打好优势牌,谋好特色点,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全面促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实施全产业链发展举措。在脱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体系,更好地发展新产业、新业态。着力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绿色标准化种养殖示范基地、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创建一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产业强镇,打造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区域公共品牌。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围绕乡村建设行动,聚焦“三堆六乱”、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任务,实施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在全县大力整治下,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取得较大提升,90%的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以上,实现粪污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基本得到有效治理。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公共服务方面持续增加财力物力人力投入,以党群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通过规范机构设置、科学合理布局、选优配强工作力量。针对关中印象地袁家村、大唐地宫文化旅游产业园、醴泉湖、烽火村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通过示范引领,实现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集红色信仰、产业富民、便民惠民、文体活动于一体的新时代党群服务中心,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
(中共礼泉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