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甘泉县第一书记联盟“链”起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6-28 09:44 作者:王涛

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甘泉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把第一书记联盟主阵地建到工业园区,扎在企业车间,镶嵌到产业链上,融入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格局,“链”起乡村振兴新动能。

“抱团发展”握指成拳发好力

党建搭桥,抱团发展才能念好“产业经”。乡村振兴实施以来,甘泉县第一书记联盟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抱团谋划,发挥“示范带动、信息共享、助农增收”三大作用,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成为发展优势。按照“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共闯市场”的理念,依托“原味甘泉”品牌,建立“联盟+基地+企业+农户”发展模式,通过线上与韵达、中通和电商平台“联姻”,线下与供销社、陕西甘农等实体店合作,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抱团发展、利益共享,形成“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的工作格局,使第一书记联盟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6月24日,在全县举办的“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活动中,第一书记联盟组织专柜,各分盟负责人将农户的葡萄、西瓜、小瓜、西红柿、辣子、黄瓜、蜂蜜、豆腐等十余种农特产品集中起来,在广场进行推介和销售,让群众种出的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点对点”打通产品流通环节

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为优质农产品插上翅膀。甘泉县第二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全省现代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示范县目标,为促进农业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县委组织部通过实地调研,积极改革创新,主动顺应发展,把第一书记联盟基地建到工业园区,安排每名第一书记在基地实践锻炼两天,锻炼期间对各村特色农产品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加强与园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沟通对接,减少中间商环节,让群众得到最大实惠。前一段时间,桥镇乡桥镇村第一书记李泽,将无刺黄瓜的信息发布到群里,第一书记联盟第一时间积极对接甘农实业公司,并以每斤高出市场0.1-0.2元的价格收购滞销农产品,及时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让农产品“卖得出、卖得远、卖得好”,实现群众“产业强、有钱赚、富起来”。自从5月份,第一书记联盟基地建成后,为群众提供各类信息100余条,销售各类农产品460余吨,价值110多万元。

“穿针引线”为农产品做代言

农村经济要发展,必须要转变思路。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网络直播和短视频,打破了过去农产品销售的时空限制,带动新消费,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疫情中一些群众的农产品销售受阻,甘泉县广大第一书记纷纷当起“推销员”“代购员”“外卖小哥”,通过手机短信、微信等平台,采取“线上预订、线下送货”的方式,推广农特产品,有效解决了农户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得到了群众高度赞扬。道镇甄家湾村第一书记白智文利用直播带货、微信朋友圈等线上宣传方式,为大棚草莓、香瓜找销路,既带动了村内农特产品销售,又向社会提供了物美价廉的优质农产品。去年年底至今,在他的代言和推介下,为群众销售草莓达到5000余斤以上、香瓜8000余斤左右,价值30多万元,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户增收致富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责任编辑:李晓恒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