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咸阳市示范镇建设工作启动以来,永寿县常宁镇抢抓机遇,聚焦“六字”,全力推进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高点起步、高效推进。
以“净”为底,提升“软实力”。积极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提升“百日攻坚”行动,严格落实领导包片、同志包村、村干部包街包抓机制,聚焦镇街道短板弱项,开展市场整治、乱停乱放等“小切口”专项整治行动,坚持高位推动,高频督导,实施“周一督导反馈,周五核实整改”的长效机制,加强村庄道路,背街小巷,房前屋后、林带沟渠的整治力度。截至目前,累计清理垃圾20余吨,整治“三堆六乱”1250余处,拆除残垣断壁、废弃果树房34间,清洗镇街道2条,建筑立面200余间。
以“业”为本,做强“硬实力”。按照“保粮、优果、强畜、扩特、融加”的产业发展思路,探索出“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全面做强产业增收硬实力。引进陕果、海越等果业龙头企业,建成省市县标准化示范园3个,高标准果园5590亩。引进正大、温氏等行业领军企业,建成养殖场45个,标准化示范场4家,建成刘家富涛芦笋研发中心,累计种植芦笋2975亩。创建有机苹果示范村10个、有机小杂粮示范村6个、有机农产品可追溯示范基地5个、有机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3个,荣获有机农产品示范镇称号。
以“文”为魂,铸牢“持久力”。坚持文化振兴赋“魂”,通过农业技能培训、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先进典型等方式,提高群众发展的本领能力。先后邀请西农教授、果业种植能人开展技能培训10次,以镇级综合文化站、35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载体,成立村民秦腔自乐班、广场舞队15支,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先进典型人物评选活动,表彰“好媳妇、好公婆”等模范人物489人。
以“投”为要,激活“爆发力”。充分抓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机遇,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全面提升镇区综合承载力、园区发展带动力、农村人居环境水平。2022年投资1.26亿元,实施镇街道道路综合提升改造、芦笋产业提升、养老托管中心、污水管网建设等14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项目。目前,全镇基本实现村内街道硬化、村标准化卫生室全覆盖,镇村亮化率达90%以上。
以“才”为首,聚集“带动力”。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177名村干部,吸纳种养殖大户、复转军人、致富能人、返乡大学生等优秀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持续开展“返乡走亲”活动,把在外的优秀人才“请回来”,吸引30多名外出青年回乡创业,先后创办三兄弟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寿之源石磨面粉等企业、合作社9家,带动35个村874户扶贫户入股,累计分红104.9万元,每年支付劳务费近600余万元。
以“建”为统,增强“引领力”。以开展“整镇过硬、整县提升”创建活动为契机,不断增强党建引领力。投资798万元扩建9个村委会阵地50间、村级活动广场1.38万平方米。全面推行“党建+”模式,以“党建+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规模效益,全面清除36个集体经济空壳村。以“党建+疫情防控”,充分发挥2个临时党支部和37个共产党员先锋岗防控作用,筑牢红色防疫堡垒。以“党建+作风建设”,推行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日常工作一线化、考核奖惩时效化的“四化”机制,着力打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四铁”干部队伍,以党的建设引领常宁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供稿:中共永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