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东村位于陕西礼泉县城东北方向约12公里处,全村共有346户1468人,党员35名,耕地面积4200亩,农村实用人才20余人。4年前,以苹果、酥梨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不足1万元。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扣主导产业优势,立足本村工作实际,围绕加快农业农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请能人、绘蓝图、聚人才、调产业、强基础、优环境,不断开创肖东村振兴发展新局面。
能人引领产业发展
以前肖东村以苹果种植为主,经济效益持续下滑。该镇积极邀请致富带头人刘晓军“能人回村”,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刘晓军带领村“两委”班子勇于奉献,开拓创新,先后成立了礼泉县“鼎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晓农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就近就业、发展产业。全村在学习先进经验、广泛征询建议、加大常规果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养殖业和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盘活旧桩基,建成年出栏100头秦川牛养殖场1个,年出栏6000头生猪育肥场1个。同时,积极学习先进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设想,群众纷纷响应。目前,一、二期共集约土地390余亩,投入资金1550余万元,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2座,圆形栱棚62座,一期全部投入运营,效益显著。通过探索“三统一分”(统一规划、使土地节约化、园区成片化;统一管理,聘请专业技术员长年驻村技术指导;使产品绿色化、无公害化,统一销售、运用村电子商务中心让群众及时了解蔬菜价格信息,让客商能够买到放心菜,分户管理、现有100余户群众参与种植)的管理模式,形成了以果业为主、养殖为辅、设施农业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保障了群众持续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效,也为肖东村长远振兴提供了坚实基础。202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致富不忘反哺家乡
带头人是村民的主心骨,是群众发展产业的旗帜和标杆。2017年,刘晓军同志个人捐资120万元,撬动项目资金900万元,对肖东村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新修水泥路4.6公里,建设休闲广场、景观涝池、文化长廊、党群服务中心等,抓好村容整治,致力于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20年,为肖东村产业园建设无偿投资300万元,积极向村支部献言献策,提出了“支部引领、合作社搭台、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运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带资入股、入园务工、自主发展、网上销售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疫情防控期间,他舍小家为大家,先后向各级疫情防控组织捐助各类物资及资金累计10万元,用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在刘晓军等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肖东村先后获得“市级党建标准化示范单位”“市级农业示范园”“市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村”“省级卫生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
技能培育本土人才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针对该村应用型技术人才短缺、现有人才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问题,结合产业发展需要,肖东村通过刚性引才,从“中国菜都”山东寿光外聘实用型技术人才马志强长期担任技术服务专家,指导当地日光温室规划、建造、育苗、田间作务等研究和实践,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和生长管护,帮助大棚种植户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采取“专家人才+乡土技术员+大棚种植户+产业基地”模式,广泛为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农户,积极开展科技指导、技能培训、政策宣传、现场教学、技术咨询等服务,有效发挥辐射带动、示范引领和科学技术“传帮带”作用,助力家乡振兴,共享发展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