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印台区:“六抓六强”跑出组织振兴加速度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7-01 15:38 作者:赵冬冬 张亚鹏

印台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深入实施“六抓六强”提升行动,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硬件、强基础,提升阵地建设。坚持“整镇提升、全面过硬”原则,探索推行“书记项目”扎实推进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区创建,加大项目资金争取和支持力度,持续提升村级办公服务场所硬件建设水平,高标准打造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在全市率先开展村级办公服务场所“牌子多、挂牌乱”问题集中整治,建好管好用好活动阵地,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村级组织办公议事、为民服务的主阵地,做法在全市推广。2021年以来,各级累计投入500余万元项目资金改造提升村级活动阵地,实现72个村同步达标提升,创建省级示范村10个,打造周陵村、崖尧村、烈桥村等党建示范点6个。

抓培训、强素质,提升工作能力。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大农村基层干部党性教育和能力素质培训力度,组织新任村党组织书记参加市级示范培训,选调新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参加省、市培训班,分批次举办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训班,实现新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培训全覆盖。分别在市委党校和照金干部学院举办村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创新推行“一月一讲堂”线上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常态化举办农村基层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5期,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农村基层干部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有效提升。

抓班子、强队伍,提升作用发挥。强化换届后村级班子规范化运行,深入开展“亮身份、晒承诺”活动,推行村级班子及成员任期承诺制,实行村“两委”成员分工负责制。扎实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逐村过筛研判,及时稳妥有效化解风险隐患,两批次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7个。健全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做实村党组织书记区级备案管理制度,加强换届后“一肩挑”干部监督管理,动态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党组织书记2人。推行“头雁”+“雏雁”帮带制度,加大从“四类人员”中发展党员、培育后备干部力度,动态储备村级后备力量214人。

抓督导、强落实,提升工作质效。紧扣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及时印发任务分工方案,制定创建村级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示范区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和年度任务清单。围绕换届后村级班子规范运行、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管理等重点清单式安排农村基层党建重点工作。持续推行“一月一督导、一督一反馈”“一季一观摩、一场一点评”、举办区镇两级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等,现场指出存在问题并限期整改,持续传导压力、倒逼工作落实。目前,组织观摩8次,参加干部230余人次;举办“擂台比武”10场,参赛人员112人次。

抓保障、强激励,提升内生动力。财政足额预算并及时拨付村干部补贴、村级组织办公经费、党建工作经费、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经费,年均拨付村级运转经费1000万元。推行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收益挂钩机制,健全完善村干部“基本报酬+绩效考核+集体经济收益奖励资金”的报酬制度,年均下拨各级党费100余万元,不断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坚持实干实绩导向,严格按照20%比例确定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年度考核等次,结果直接运用。树立一线选拔鲜明导向,镇(街道)换届中提拔重用驻村干部11名,2名第一书记被评为全市第四届“十佳第一书记”,有效调动基层干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性。

抓融合、强服务,提升发展效能。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建立村级重要事项、重大问题经村党组织讨论决定机制,印制配发村党组织工作手册等“三本一册”,抓好“四议两公开”、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落实,有效提升“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质量。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各镇(街道)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确定“书记项目”149项。发挥72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为民服务主阵地作用,50名第一书记化身“红色代办员”,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急难愁盼问题。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增长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29元,增长10.9%。

供稿:印台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