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咸阳市驻村干部“五治”和“走读式”驻村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永寿县委组织部派驻翟家村驻村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多点发力、多措并举,让新时代农村产业更加兴旺、生态更加宜居、乡风更加文明、群众更加富裕。
聚力“农村党建”,建强“战斗堡垒”。驻村工作队强化责任,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帮扶工作的第一要务,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活动,积极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党员承诺”服务标兵和“党员先锋岗”创建工作。近年来驻村工作队积极帮扶单位争取项目资金建成阵地面积220平米,文化广场面积1000平米的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科学设立党员活动室、便民服务室、乡村振兴办公室、卫生室等活动功能室,规范设置“三务”公开栏、党员一句话承诺公开栏、“问题墙+回音壁”公示栏,村级阵地综合服务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聚力“班子建设”,提升“治理水平”。结合换届后村“两委”班子新任人员较多,无工作经验的实际,一方面注重能力提升,依托“三会一课”,远程教育等,组织村干部、党员学习党史知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业务知识,干部、党员个人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凝心聚力谋发展的意识显著增强。另一方面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既培养出有号召力的致富能手、有行动力的“追梦人”,也打造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使广袤乡村充满勃勃生机,迎来更有希望的发展前景。
聚力“文化生活”,展现“乡村风貌”。引导村民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例如进村沿路宣传板报、村文化广场、村阅览室,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开展“聆听革命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等宣讲活动。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赋予乡村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持续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开展村“道德模范”“好公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增强村民法治思想和意识,健全乡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全村无重大信访案件。
聚力“急难愁盼”,践行“为民宗旨”。严格落实村干部责任制、集中坐班制,结合实际,在便民服务中心合理设置了养老高龄、社会救助、退役军人服务等岗位,为群众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建立“五心服务”制度、通过驻村干部防返贫结对帮扶、便民服务联系卡、微信群、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快速高效对接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帮办答惑解困,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当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切实打通“最后一公里”。同时,开展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建立网格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党员参与村级的积极性、主动性,组织党员深入群众中开展工作,携手共建和谐乡村。
供稿:永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