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洛南“四力同奏”唱响乡村人才振兴“先行曲”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7-08 17:01 作者:彭丹 申懿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近年来,洛南县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先行”理念,着力在人才引进、培育、锻炼、使用上下功夫,持续用力推动人才队伍从源头上聚起来、能力上提起来、工作上强起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以“急需紧缺”为导向,多渠道引才。“定向式”引才。按照急需紧缺原则,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准确掌握全县人才专业结构需求,编印《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计划》,近年来,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225人。“推介式”引才。成立“人才招引小分队”,每年4-5月份深入省内高校组织专场人才招聘会、宣讲会,推介洛南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区位优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才发展环境。近年来,招引教育类、医学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技术人才1502人。“候鸟式”引才。支持企事业单位推行“假日专家”等模式,采取挂职、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灵活高效方式,借智生智、借才生才,近年来,开展柔性引才201人。

以“提升才干”为目标,多角度育才。“城乡交流”培育乡村教师。积极实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近年来,已累计从城区学校选派170余名优秀教师到艰苦偏远地区支教,帮助基层教师全面提升业务水平,培育乡村教育人才,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校地合作培育职业农民。根据烤烟、核桃、食用菌、大棚蔬菜等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培育计划,依托商洛市农科所、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和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定期举办培训班培育职业农民。2018年以来,累计培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643人,其中:市级中级职业农民137人,省级高级职业农民26人,实现组组有职业农民。示范带动培育种植养殖能手。在田间地头设课堂,邀请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农家话、传农家经,通过“观摩学习+现场培训+实际操作”的方式,培育种植养殖能手。近年来,开展专题培训30余期,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养殖能手2500余人。能力提升培育村级后备干部。实施村干部“千人培育工程”,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对村(居)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近年来,累计培育村(居)“两委”后备力量1049人。持续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先后推荐120余名村(居)“两委”参加全省学历提升教育。

以“服务保障”为依托,多形式留才。出台《洛南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办法(试行)》和《洛南县高层次人才管理服务办法》,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破一切束缚人才发展的制度障碍,构建有吸引力的育才引才用才机制。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和专家人才参与重大决策咨询机制,落实专家人才研修培训、节日慰问等制度。为招聘的硕士研究生免费提供生活住房、发放安家补助费、享受八级职员待遇、举办研究生读书会、开办高层次人才食堂等服务。近年来,累计为高层次人才落实住房公积金贷款596万元,兑现购房补贴185万元,贷款贴息72万元,兑付县管拔尖人才年度奖励资金58.5万元,进一步营造爱才惜才留才环境。

以“激发活力”为根本,多层面用才。建立年轻干部培养锻炼机制,注重培养35岁左右优秀年轻干部,有计划地安排到经济发展部门“打先锋”、乡村振兴一线“淬火”、业务部门“聚能”。先后选派23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行政村第一书记,选派67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尽可能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储备人才。近年来,先后将20名经过基层一线历练的优秀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29名优秀人才被评为县级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去年镇办换届期间,将12名县直机关硕士研究生提拔为镇办科级领导。同时,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不断加大对人才工作成效、典型经验和优秀人才的宣传,营造礼敬人才、厚待人才、服务人才、激励人才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励各类人才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