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华阴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将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紧密结合,着力破除束缚农业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上好室内“必修课”、现场“实践课”、双向“进修课”为抓手,以大力培育一批农业人才、培育具有现代科技素质的高素质农民为重点,推动农业各类人才形成合力,激励农业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上好室内“必修课”,面对面交流致富思路。紧扣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推出“菜单式课堂”,分别设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系统、农村改厕后期管养维护、专业化防治、社会化服务组织、跨区作业、畜禽养殖技术等必修培训课程,有效提升农业人才的种养能力、思维意识、市场理念,推动全市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同时建立班级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国家相关涉农惠农政策,及时推送对农业生产有指导意义的链接,便于学员交流学习,也便于学员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及有需要时,及时答疑解惑,确保学员离校不离训,实现从“办班”到“育人”的转变。
上好现场“实践课”,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以“理论讲解+现场指导+互动提问+解决问题”为模式,以专业种养加能手培育为目标,紧紧围绕农村改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业机械、病虫害防治、小麦、玉米、葡萄、甜柿等开展科学施肥用药、绿色高质高效生产、管养维护等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培育对象从事农业操作技能。由15名农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服务团,采取课堂学理论、田间学技术等形式定期深入农业生产一线现身说教,面对面开展政策宣讲20多次、手把手开展技术指导100余次,举办各类培训20期次,受益群众达2000余人,有效推动乡土人才成长迈入快车道。
上好双向“进修课”,着力提升综合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模式,重点围绕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遴选有一定农业技术和实践经验,熟悉掌握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从事农技推广工作3年以上的13名种养农技人员分赴渭南市、蒲城县等地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一步巩固农技人员的理论知识,让农技人员在思想深处产生触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主动求变、主动谋发展。依托党员干部上讲台,通过专业知识培训、相互交流学习、轮流登台授课等形式,提升广大农业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聚焦小麦、玉米等常规产业和甜柿、香菊等特色产业,从省、渭南市邀请农业专家学者向农业技术人员和群众传授先进农业技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