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洛南县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锻造乡村主力军、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挥乡土人才作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巩固脱贫成效接续乡村振兴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建设,夯实基层根基。一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推行“六联共建”模式,通过村村帮建、村社联建、村企共建、小村合建、龙头领建、机关援建党组织122个,聚集发展活力,实现互利双赢。深化“村分四类、三色预警”党组织整顿长效机制,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回头看”,排查确定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11个、重点村5个,通过 “1+1”帮带、 “四个一”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包抓等形式,全面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二是加强党组织书记监管。整合乡村红喇叭、公众微信号、“腾讯为村”等信息资源平台,多途径加强“两委”干部教育培训。从严落实村级党组织书记县委组织部备案管理、村级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办法和“四议两公开一监管”“三务”公开、“小微权力清单”等制度,加强对村级干部履职用权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三是加强干部激励保障。创新“42211”分配机制,推行村干部收益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上半年,全县184个村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积累444.38万元,2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与村干部收益挂钩,152名村干部收益分红21.56万元。
聚焦“三百四千”工程,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一是建立台账。围绕“党员驻村兴农”“头雁带富领飞”全县247名村支部书记和242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承诺领办实事2036件,县委组织部建立领办实事工作台账,做到任务、时限、措施、责任“四清”。二是创新机制。创新建立“树旗评星”和“月推介季观摩年考评”工作推进机制,出台《洛南县农村(社区)党建工作考评办法》,推动抓点示范和承诺任务推进。三是观摩推进。一季度组织召开现场观摩推进会,通过实名打分、会议点评、表态发言、下发通报等形式,对观摩结果排名通报,评选优秀镇办3个,推介先进典型14个。四是擂台比武。二季度举办“驻村兴农带富领飞”擂台赛,采用现场观摩、视频展示和上台演讲的形式,16个镇办书记和支部书记同台“比武”、现场“过招”,评树示范点32个。古城镇草店村党支部依托秦隆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和五色田园现代菌业产业园党支部,领办15棚果蔬,通过村企合作,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大樱桃1500亩、黄桃500亩、中药材500亩、烤烟300亩、黄花菜230亩,建成现代化标准香菇产业大棚100个,种植香菇100万袋,年产值300万元,实现集体经济增收10万多元。寺耳镇阳光菌业农业产业园党支部带动劳动力稳定就业225人,其中就业带动群众户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产业带动群众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
聚焦中心大局,创新载体品牌促发展。一是实施党建项目。实施“百人团领跑乡村振兴”项目,组建党组织书记“智囊团”、离任村干部治村“顾问团”、优秀企业家“村级经济发展顾问团”、妇女“巾帼团”,116名成员引领开展乡村振兴论坛、经验讲座、技能比武等活动。创新“一核五翼·树旗评星”党建工作模式,发展集体经济组织253个,培育“双带型”党员3775名,打造村干部领办、收益稳定、运行规范的村级集体经济示范点50个。二是打造党建品牌。坚持“党建引领、品牌赋能”理念,创新党建抓手、创建党建品牌,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把品牌理念引入党建工作,形成了“红色引领·美丽罗村”“康养乡村·魅力御史”“红映豆乡·百年王家”“同心同向铸红心”“童心向党·培蕾绽放”等一批党建品牌,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三是破解党建难题。组织全县9家公司联合成立快递行业党支部,建立“红色快递驿站”。全面推进“党建+合作社(电子商超、直播带货)+快递服务站”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以“党旗红”引领“邮政绿”。今年以来,帮助销售农产品12.17万件收益125.5万元。
发挥人才作用,用心用智护航乡村振兴。在田间地头设课堂,邀请经验丰富的党员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田秀才现身说法,讲农家话、传农家经,通过“观摩学习+现场培训+实际操作”的方式,培育种植养殖能手。近年来,开展专题培训30余期,培养懂技术、善经营的种植养殖能手2500余人。实施村干部“千人培育工程”,依托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定期对村(居)后备干部进行培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近年来,累计培育村(居)“两委”后备力量1049人。有计划地安排到经济发展部门“当先锋”、乡村振兴一线“淬火”、业务部门“聚能”。先后选派23名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行政村第一书记,选派67名优秀年轻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尽可能让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储备人才。
供稿:洛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