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促进驻村干部作用发挥,提升驻村工作效能,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等方面不断探索、谋划、发力,确保全面乡村振兴加速推进。
提高政治站位,把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扛起来。明确责任。落实县委组织部、县乡村振兴局、各镇(街道)、派出单位、驻村干部等五方责任,执行“钉钉打卡”考勤制度,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强化考核。对全县174个驻村工作队和定点帮扶单位开展考核工作。表彰优秀,鞭策后进,推荐表彰第一书记4人,工作队员8人。锤炼作风。深化驻村干部“五治”强作风提素质活动,着力破解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中存在的“软、弱、虚、飘、松、粗”问题,树立“勤快严实精细廉”工作作风,活动整改摸排问题6条,完成4个批次的有效衔接整改工作,并建立了长效机制。严督实导。联合县纪委、县委督查室、乡村振兴局督导检查5次,提醒谈话8人。
配强基层队伍,把驻村干部的干事劲头鼓起来。严格用人标准,通过开展地毯式摸排,杜绝临聘、借调、工勤人员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坚持把部门职能、工作特点、干部技能和任职村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25个行政村驻村工作队进行微调,调整驻村第一书记6人,工作队长9人,工作队员24人。突出作用发挥,对摸排出的11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下派驻村第一书记。目前,全县在岗驻村工作队174个,驻村第一书记75人,驻村干部534人,保证驻村队伍再优化,驻村工作全覆盖。落实工作保障。举办3期“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培训班”,培训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等乡村振兴系统干部1600余人。拨付农村基层党组织申请党建经费197.5万元,村干部补贴949.9万元,拨付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工作经费241万元。
做强乡村产业,让乡村振兴的底气硬起来。盘活阵地资源。拨付村党组织阵地建设资金243万元用于筑牢阵地堡垒,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发挥村级阵地功能作用,运用党支部+产业协会(基地)+农户等模式,保持品质、扩大规模、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做优做大做强“吨良田”、“万元果”等重点项目。盘活人才资源。坚持以发掘各类年轻优秀人员为重点,落实“雏雁”工程,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新生力量。联合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印发《乾县村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补贴挂钩办法(试行)》,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中共乾县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