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坚持以组织振兴推动乡村振兴,创新推行八大“振兴套餐”,深入开展“党旗引领振兴路”党建主题活动,推动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建强“振兴堡垒”。深入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组建“联村党委”5个,在16个产业园区建立党支部13个,在82个产业链建立党支部20个、党小组56个。开展阵地亮牌、支部亮诺、党员亮分、服务亮效“四亮行动”,打造省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示范点9个,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6个。
配优“振兴头雁”。扎实开展镇村换届“回头看”,制定《加强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十条措施》,实行村级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调整村干部21人,村(社区)“一肩挑”达96.8%。组织70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计划,选聘23名在外务工经商人员担任“名誉村主任”,培养村级后备人才328名。
做强“振兴产业”。组织126名党组织书记、809名党员能手开展承诺践诺活动,领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51个、新型经营主体427个,创建示范基地35个,培养“双带”型党员300多名,建成茶园25万亩、猕猴桃基地3万亩,发展冷水鱼500亩180万尾,带动3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配备“振兴专员”。选聘5名企业家到村担任村集体经济“顾问”,选派驻村工作队123支、工作队员417名,规范执行考勤管理、去向公示、每周例会、工作日志等制度,全县415名驻村干部公开承诺实事项目617项,累计争取专项资金17659万元,启动巩固脱贫提升项目85个。
选聘“振兴人才”。建成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10个,为126个村分别选聘一名大学生工作者,对接国家科技特派团专家人才开展培训3场次,培养农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1000余名、职业农民400人、农业科技示范户80户、农村电子商务人才50名。
开设“振兴课堂”。坚持县级重点培训、镇办兜底培训、网络覆盖培训,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围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农业农村现代化、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内容,通过政策法规“轮训课堂”、远教培训“网络课堂”、技能培训“田间课堂”,全覆盖培训村级党组织书记和农村致富带头人。
培树“振兴典型”。以基层组织争创红旗党组织、党员干部争做时代先锋、部门单位争当奋进标兵、党务干部争当党建能手“四争”为目标,实施“示范引领”和“党员先锋”两大工程,评选表彰“乡村振兴示范村”20个、优秀共产党员55 名、先进基层党组织31 个。
强化“振兴保障”。推行村干部专职化管理,建立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一肩挑”、村干部正职、副职“三岗十四级”薪酬等级序列,健全与岗位等级、工作能力和工作实绩相挂钩,逐年增长、动态调整的在职村干部薪酬制度,村干部人均月增资达380元。
(供稿:商南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