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 正文

长安区:坚持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9-07 17:32

长安区总面积1583平方公里,总人口109.06万,目前共有16个街道232个行政村,属农业大区。今年以来,长安紧紧围绕全市九个方面重点工作,聚焦加快建设西部强区目标,深入实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六大筑基行动”。6月6日,全市“万千行动”启动仪式在长安隆重举办;会后,结合区情创新实施“八大助力”行动,扎实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着力构建了“人才赋能、产业驱动、共建共享”新格局,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党建引领“三管齐下” 锻造乡村振兴骨干队伍

聚焦改善农村人才紧缺现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建好“三支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人力保障。

建强农村干部“头雁主力军”。分级分类培训村级干部225期11077人次,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建立“1+5”补贴待遇和“三项经费”保障体系,创业激情有效激发;完善管理考核监督办法,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培养青年人才“储备生力军”。在韦曲、子午街道试点开展“强化基层治理、推进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培养工作,集中授课座谈观摩21次,150名青年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及时总结经验,全面推广实施,将在3至5年,为长安乡村振兴培育4000余名青年力量。

引育各类人才“智囊助力军”。选派省市区352名优秀干部人才到乡村开展各类服务活动,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于7月14日,举办长安区授旗出征暨万千行动推进会,为干部下乡村先锋队、专家学者工作队、各类人才服务团授旗出征。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擂台比武、现场观摩等,推动“万千行动”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创新实施“八大助力” 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

聚焦农村资金、产业匮乏等问题,实施金融扶持、村企共建、校地融合等“八大助力”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用好用活金融政策。每年乡村振兴项目库投资8000万元,争取各类涉农项目5000余万元,撬动更多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目前已确定15个花卉、水稻综合种养等产业项目,总投资2200万元。

做优做实村企共建。引导各类工商资本通过产供销全产业链等模式联村共建,促进项目落地,实现合作共赢。目前,已促成中铁一局、广核国融实业控股等61家企业将资本注入乡村。

融通融合要素资源。发挥驻区30所高校优势,组建20个乡村振兴顾问团和专家工作队提供智力支撑。引导慈善机构,每年投资300万元助学助困。深化文明家园建设,大力培育乡土能人,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

践行宗旨“一心为民” 实现美好乡村共建共享

聚焦共同富裕,提升基层党组织治理水平,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党支部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种养基地,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和乡村振兴共赢。2021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超100万元10个村、超50万元23个村。石砭峪新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优化服务水平。发挥街村党群服务中心作用,深化“民呼我行”行动,建立为民帮办、代办、上门办机制,延伸便民服务到“家门口”,今年已为群众代办事项达35874件。 

创新治理格局。推行“党建+网格+警格+N”,构建区、街、村三级综治网格中心,划分351个基础网格和44个专属网格,成立395支专兼职网格员队伍,形成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平安联创的大格局。劳动村、四皓村分别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民主法治示范村。

供稿:长安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