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推动“两新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宜君县以“党建联盟”为平台,通过“党建引领、联盟发力”,形成党建搭台、政策助力、企社唱戏、群众参与的互动模式,实现“强组织、聚人才、兴产业、促发展”的目标,全面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组织联建,凝聚致富合力。宜君县结合“党建引领促振兴 踔厉奋进新时代”活动,发挥“强带弱、大带小”结对帮带作用,实现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发展更强。结合实际,宜君县福地湖景区、中华蜜蜂保护协会多家“两新组织”与周边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合作,整合发展资源,实现利益共享,形成“村集体+企业”共建新态势,为乡村融合产业发展赋予了新活力。宜君县创业孵化基地先后引进“爱豆计划”人工智能项目和高德地图项目,将非公党建服务平台与电商数字经济创业服务平台有机融合,培育孵化创业实体13个,形成“企业+企业”联盟新模式,大力发展数字化经济。
人才联培,增强致富能力。发挥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平台、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搭建“互联网+党建”新平台,为全县有创业意向的群众免费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电子商务运营培训、货源对接等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发挥行业领军人作用,把就业、产业、技能等培训向基层延伸、走进家庭,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行“双培双带”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通过建立优秀人才库,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技能比武等多种形式,助力人才队伍建设,凝聚乡村振兴发展动力。
文化联创,拓宽致富路径。宜君县充分挖掘宜君剪纸、农民画等传统文化艺术的新时代内涵,将宜君农民画等优秀非遗作品,转化为乡村特色公共文化服务主要内容。开展“文化走基层”“送技术”“送戏曲”“非遗进景区”等活动,注重在民间文化艺术品的创作、研制、开发、销售和保护上下功夫,形成农产品外包装、太阳伞、背包等特色文化产品,使剪纸、农民画等传统文化艺术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新途径,也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产业联动,提升致富效力。聚焦特色农业、避暑康养、食品医药、绿色能源、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链”,宜君县绿佳源蔬菜专业合作社、陕西思邈大艾康养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非公企业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合作开发畜牧养殖、果蔬种植和配套服务、中医药种植加工、民宿康养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项目,推进循环农业产业链开发增值,吸纳周边群众2000余人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和群众增收创造新途径。
供稿:宜君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