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堆清理了,村道干净了,厕所环境改善了,这几年的西秦村变化真的太大了,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心了。”三原县城关街道西秦村村民秦有福高兴地说着家乡的变化。
近年来,三原县城关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党的建设为引领,加快推进农村乡风治理、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措施,“内外兼修”打造“洁、净、美”乡村新气象,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绘就新时代美丽动人、生机蓬勃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宣传引导,涵养文明乡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该街道针对乡村独特性和多样性,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探索乡风文明新路径。一方面,深挖村情村史,突出乡风文明特色,对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集市等文化遗产实施保护工作,新修、复建乡村文化长廊、牌楼等文化设施,鼓励村民知村情、晓村史,提升村集体荣誉感。另一方面,推进移风易俗,倡树文明乡风。各村结合村内实际成立“红白理事会”,破除铺张浪费、人情攀比等不良习俗;设计党建、扶贫、扫黑除恶、生态环保等宣传标语及文化宣传墙,提倡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
“三员”齐抓共管,助力环境整治。该街道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构建起以“党小组包组、党员包户”的“党建+清洁”行动工作机制,“党员、清洁人员、卫生监督员”三员共同发力,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修建绿化带、升级进村道路、整合地埋线缆设施等优化道路环境,科学实施网格化垃圾清理措施,发动群众自觉对门前屋后、沟渠巷道的“三堆六乱”进行整治,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形成全域保洁、全员保洁、全天候保洁的农村保洁新格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升村民公共卫生意识和村庄卫生环境水平。
坚持“厕所革命”,提升生活品质。“厕所革命”是破解乡村治理的难题,也是奏响乡村振兴的“冲锋号”。该街道紧盯这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按照“因地制宜、示范带动、整村推进”的原则,通过摸底调查合理选择三格式改厕模式,通过“向上争取一点、多方筹措一点、农户投资(劳)一点”连续整治旱厕集中地、各类垃圾堆放地等问题。同时,有序推进改厕后续管护工作,设计安装连罐主管道,对净化后的水集中收集再净化后用于灌溉,实现粪水、粪渣定期收集和有效利用。截至目前,全办各村改厕率已达到95%以上,有效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让乡村的“面子”好看、“里子”更干净。
(中共三原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