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公务员 / 正文
人民满意公务员风采

“群众的小事就是自己的大事”

——记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副调研员郝世玲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12 08:54 作者:赵波

“群众的小事就是自己的大事。”7月3日,记者在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副调研员郝世玲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

郝世玲一直扎根西安市民航社区,整天与群众打交道,经常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了解社区群众的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建议,想方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被社区群众亲切地称为“郝大姐”。6月25日,郝世玲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探索工作法保平安

1995年,西安老飞机场搬迁使得民航社区经常出现盗抢案件,群众怨声载道、意见很大。当时,派出所领导找到了郝世玲,希望她能担任民航社区的“片警”。郝世玲说:“组织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决不能让组织失望。”她果断答应了下来。从此,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季,还是在寒冷的冬季,总能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看到她匆匆忙忙的身影。

郝世玲先从熟悉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入手。一有时间,她就走街串巷,挨家挨户进行走访、登记。时间长了,她逐渐取得了大家的信任,掌握收集到了大量的信息。社区里每一栋楼、每个单元里住着什么人,郝世玲都心中有数。

在认真研究和分析辖区的治安状况后,郝世玲积极探索创建了“以公安为主导,以企业为支撑,以社区为基础,以网络为平台”的“1+3”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模式,有针对性地搞好群防群治,不仅组建了一个机动巡逻队,还将自己和巡逻队队员的电话留给每位居民,一有情况,迅速赶到,从不拖延。就这样,民航社区由原来的入室盗窃案件高发社区,成为远近闻名的“最美社区”和“零发案社区”。

“要和群众打成一片”

工作中,郝世玲总结出自己的工作经验:看得多不如做得多,做得多不如用心多。她常说:“邻里之间的矛盾,群众最清楚;社区的治安状况,群众最了解;不稳定信息,群众最掌握。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就是要和群众打成一片,让他们对你畅所欲言。”

民航社区居民冯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染上毒品后,不但将家里的积蓄花完,还经常靠盗窃、敲诈来满足自己的毒瘾,逼得妻子跳楼结束了生命。冯某最终被关进了戒毒所。得知情况后,郝世玲每个月都去戒毒所看望他。强戒之后,郝世玲还开车将他接回家中。平时,郝世玲隔两天就到他家坐坐,反复为他讲“浪子回头金不换”的道理,鼓励他积极规划人生。郝世玲还与社区有关领导多方沟通,为冯某在太白路附近租了一间门面房,帮他开了个汽车维修的店铺。

大唐西市开工建设时,老机场的部分楼房要进行拆迁,但以冯某父亲为首的6户“钉子户”不愿搬迁,严重影响工程进度。郝世玲便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谁知第一家就敲开了冯某父亲的家门。老人家一看是郝世玲,二话没说就同意带头搬家。他说:“这些年,郝警官把心都给了我们普通老百姓,我们不能再给她添乱了。”没过几天,其他几家也跟着陆续搬走了。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为做好社区警务工作,郝世玲建起了暂(寄)住人口便民服务岗、访评便民服务岗、外籍人员登记服务岗、治安防控巡逻服务岗、扶贫帮困服务岗等5个便民服务岗,积极推进消防、交警、住户微博及 QQ 群等“10种力量进社区”,把民警的办公桌前移到了社区群众的家门口,最大限度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郝世玲还重新划分了社区停车区域,使社区面貌变得井然有序。同时,她主动联系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莲湖大队,创建了民航社区交管服务站。如今,群众不出社区就能轻松办理换证补牌、处理交通违法和轻微交通事故等业务。今年5月,在郝世玲的牵头下,民航社区还安装了“智慧社区”大数据平台。通过大屏幕可以查询社区所有进出车辆、人员等相关信息,增强了社区的安全性。通过郝世玲的努力,民航社区真正成了一个防范严密、环境整洁、邻里和睦的社区。


记者手记

用真情换信任

赵波

群众的信任,是做好每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激发工作创新的动力之源。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郝世玲有一个专门保管社区钥匙的箱子,社区群众可以放心地把钥匙存放在里面。“看管钥匙”这项任务,体现了群众对她莫大的信任。

郝世玲以群众满意为工作标准,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用心与群众沟通,用爱为社区服务。她的先进事迹再一次证明,只要时时处处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群众也会视你为知己、为亲人,相互信任的关系也会悄然建立。

有了群众的信任,开展工作就更有信心和力量。工作中,郝世玲探索总结出“1+3”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三七”联合调解室等一系列工作模式,让社区更安全、环境更整洁、邻里更和睦。如今,她又创新打造“智慧社区”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社区群众都说,现在的社区,住着真舒心!

郝世玲就是这样,以社区为家,扎根警务室,深入社区群众,用真情换信任,赢得了群众的高度赞扬。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