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激励公务员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兴平市严格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念好选、育、管、用“四字诀”,健全完善全链条培养机制,全力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
精准“选”,树立选任风向标。深入实施“源头工程”,通过公开招考、调任、转任等方式,集聚“智囊团”,补充年轻干部,为公务员培养提供活水源头;拓宽优秀人才来源渠道,独具慧眼,广发“英雄帖”,打开干部选拔的“广角镜”,引进各类专业型人才,不断壮大年轻干部队伍;建立优秀年轻公务员定期调整补充机制,通过专项调研掌握一批、年度考核推荐一批、重点工作识别一批等办法,及时把德才兼备、群众认可、潜力突出的干部纳入组织视野,使全市优秀年轻公务员存量稳定保持在300名左右。
重视“育”,打造育苗试验田。根据干部自身情况、岗位需要等采取分类分级培训的方式,科学制定培训内容,理论知识与业务能力培训“双管齐下”,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采取精准定岗,为干部搭建干事舞台,把乡村振兴、疫情防控、招商引资等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阵地”和考察识别优秀干部的“试验田”,促进干部在急难险重岗位锻炼,丰富经历、磨砺成长。秉持“有进必下”原则,将新录用选调生全部安排到基层一线村挂任2年党支部副书记或村主任助理,让年轻干部在重大斗争一线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
从严“管”,筑牢制度防火墙。制定出台《兴平市镇(街道)部门和党政干部平时考核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明确科级领导干部因公外出审批报备有关事项的通知》等相关制度办法,从严加强公务员日常管理监督。把纪律作风教育和干部管理政策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利用陕北延安、赵梦桃纪念馆、魏野畴烈士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传承基因、见证初心”活动,教育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鼓励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评优树模向基层倾斜,引导干部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敢攻硬任务。
大胆“用”,激活人才蓄水池。建立合理的干部梯次结构,科学确定在职、后备和重点培养干部的比例,重点对63名39岁以下正科级干部及35岁以下副科级干部实行动态管理、长期跟踪培养。制定出台《运用“三项机制”选拔任用干部实施细则》《在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担当作为实施办法》,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干者荣、劣者汰”的鲜明用人导向,对实绩突出,潜力深厚,群众认可的公务员及时大胆使用;对工作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公认程度高的年轻科级干部,及时选拔进领导班子,为闯关者助力,促创新者奋进,助实干者前行。
( 中共兴平市委组织部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