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有效破解干部老龄化难题,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安康市汉滨区经贸局在省委、市委、区委组织部门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聚焦绩效计划、绩效执行、绩效评价、绩效反馈四个关键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坚持考事与考人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着力营造实干担当、创先争优的干事创业氛围。
一是抓好绩效计划,立起考核“风向标”。坚持三考贯通,分解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形成股室年度考核指标和个人绩效考核指标,再结合承担的区委、区政府阶段性重点任务,科学制定个人年度、月度绩效计划(职责任务清单)并公示,通过精准设岗定责,人人亮职责、亮任务,确保“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头上有指标、件件工作有落实”。
二是抓实绩效执行,夯实管理“硬措施”。注重考人与考事相结合,采用清单化管理和“三色”督办机制,强化绩效执行。根据时间节点要求和任务进度,精准派发白色交办单、黄色预警单、红色问责单,督促干部高效履责不拖拉。每月底亮出工作实绩,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总结形成实绩清单和月度得分。月度得分由基础分和加减分两部分构成,基础分看履责,由股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根据任务完成情况评分;加减分看专长和贡献,由个人申报,主要体现在担当作为、创新创优、攻坚破难等方面的突出表现,鼓励干部在遵规守纪前提下,放手干事、积极作为。
三是抓准绩效评价,画出干部“立体像”。注重考人与管人相结合,构建立体化评价体系。分领导、同事、服务对象3个层次开展评价(领导评鉴每季度一次、干部互评每半年一次、社会评议每年一次),确保考准考实。季度考核得分由月平均得分和领导评价得分构成,年度综合得分由季度平均分、干部互评得分和社会评议得分构成。根据绩效考核得分,按照第一方阵35%、第二方阵55%、第三方阵10%的比例确定干部季度、年度排名方阵。通过实绩量化、综合评价,把干部评鉴从个人印象向直观数字化转变,从含蓄模糊向公开透明转变,让干部优劣可见、高低立判。
四是抓严绩效反馈,营造实干“主旋律”。注重考事和育人相衔接,围绕激发动力和提升能力两个目标,将沟通反馈贯穿于绩效管理全过程,及时向干部反馈其绩效考核成绩和排名。对成绩靠后的公务员,明确帮带人,通过谈心谈话帮助其找准问题、提振信心,促进整改提升、成长进步。截至今年一季度,已经谈心帮带干部19人次,35人次实现方阵跃升。同时,树牢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鲜明导向,坚持将考核结果运用在评先评优、提拔晋升、奖金分配等方面,已依据绩效考核结果推荐走上科级领导岗位4人、晋升职级10人、获评区级以上先进9人,并连续两年对考核奖金实行了差异化分配,逐步形成了让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的良好氛围。
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实绩量化比优劣、真奖真罚明导向,彻底激活了“一池春水”,全局上下实干担当、创先争优的氛围更加浓厚,承担的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202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制造业投资增速3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3.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7.9%,进出口贸易、网络零售等均超额完成任务,时隔4年再获全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
(供稿:安康市汉滨区委组织部)